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2/3頁)

“自是為了構築防線。”

“然也。草原此時無主,然而早晚有主。以咱們現在的實力,也別做那控制草原的夢。能羈縻部分蕃部,削弱草原實力,已經是極限了。”

“大帥一路行來,蕃部紛紛來投,似可爭上一爭。”

“還差得遠。草原廣闊,要想真正控制,必須築城、設官、派兵,但這又如何維持?”邵樹德搖頭道。

河套草原的那些人為何聽話?原因很簡單,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是大唐官軍,中間還有原本經略軍駐紮的榆多勒城,相當於四面和內部都有唐軍。而自己人口也不多,逃都沒法逃。

再加上自己對他們並不苛刻,索要的貢賦都在其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同時還與實力最強的嵬才部聯姻,這才勉強維持住了統治。

陰山以北的草原,操作起來難度何止提升了十倍!

“與陰山以北的草原諸部相比,河隴之地人口更多,物產更豐,更一盤散沙,還有城池可駐軍。該取何處,不言自明。”邵樹德笑道:“某北巡陰山,其實還是為了河隴啊。”

陳誠拱手無言。道理他當然懂,就是不太甘心罷了。雖然大帥有時候戲稱自己是個可汗,一些愚昧的黨項人也稱呼他為“兀卒”,但河套這個小草原的可汗,如何能與陰山以北大草原的可汗相比?一旦控制,二十萬控弦之士唾手可得,引之爭天下,成之必矣!

但大帥如今的做法,顯然是以防為主,頂多羈縻少量親近的部落在陰山以北充當外圍防線。萬一草原被人一統,必有大患!

“陳判官何須嗟嘆。某有大志,凡事先易後難,北邊草原,便是窮盡某一生,也要想出個妥善的解決辦法。”邵樹德說道。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出來,不解決這個,萬一哪天再出個鐵木真,豈不是神州陸沉?唐人與明人的精神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中間有沒有蒙古人的影響,很難講,但自己要盡可能避免這種事情。

當然他這也只是一個想法,事實上信心也不是很足。中原王朝對草原,必須要有技術代差,才能屹立不倒。漢初時匈奴還在用骨箭,漢兵武裝到牙齒,故可一漢敵五胡。到了後來,草原技術多少有點發展,陳湯便說如今只能一漢敵三胡了。

到了南北朝,那可真是悲劇,大量中原工匠被擄去,極大提升了草原的軍工實力,如今有沒有技術代差,真的很難講,至少宋朝那會是真的沒有代差,甚至自己的軍械質量還不如遼國和西夏。

中原與草原再一次拉開技術代差,那得到熱兵器時代了。這次草原是真的翻不了身了,因為現代工業越來越復雜,不是靠擄掠點工匠就能建立起來的。

任重道遠啊。

十月初七,大軍行抵天德軍城。

在路上時,邵樹德便已接到了這邊的消息:郝振威外出打獵,返回時北城閉門不納,無奈帶著親兵遁走,連夜奔往州城,亦不納,後又至永豐縣,被執。

邵樹德已下令將郝氏家人送往永豐縣,並奉送盤纏,令其歸京。大家曾經並肩戰鬥過,如今好聚好散,本是尋常。

下令關閉城門的是原郝振威的部將石榮、拓跋貴等人。此輩雖然幫了自己忙,但邵樹德並不喜,賣主求榮,品行如此,安可重用?不過此時還需溫言撫慰,大加賞賜,日後再慢慢邊緣化。

唯田星一人,沒有表態,但也沒有反對,這是個聰明人,後面還可以觀察觀察。

“恭迎靈武郡王。”城內一共三個十將,即石榮、拓跋貴、田星三人,前兩人統領步卒,後者曾經擔任過遊奕使,領騎卒。

“都是昔年討李國昌父子的舊人,某一見就甚是欣喜。”邵樹德親自攙扶起三人,笑道:“今後北邊防務,還得仰仗幾位。”

三人聽了都有些欣喜。靈武郡王沒有卸磨殺驢,這就很好,原本還擔心要被弄到什麽別的地方去呢。如今看來,靈武郡王對大夥還是信任的。

“某亦出身天德軍,看著這城、這旗就很親切。唔,在西城還有老宅呢,也不知道塌了沒有。”

眾人聞言都湊趣大笑,有那心思靈敏的,已經在想要不要通知孫霸,趕緊將靈武郡王的祖宅修繕一下,賺個人情。

“大王不如今日就入住城中,我等準備了宴席……”石榮輕聲道。

“罷了。行軍在外,哪有那麽講究。”邵樹德說道:“再者,天德軍將士戍邊多年,而今用度不足,日子清苦,這宴席便撤了吧。”

“大王亦知我等苦處。”一聽邵樹德說到這事,石榮、拓跋貴便叫起了苦,其余將佐也紛紛應和。

“唔……”邵樹德故作沉吟了一會,便道:“既如此,便點兵吧,某要給軍士們發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