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2/2頁)

原計劃是先在朝中探一下口風再拋出僑置之事,韓圭沒想到徐懷今日進宮,就直接跟建繼帝將楚山目前最大的訴求拋了出來。

不過徐懷做出決定的事情,韓圭心裏有些遲疑,但還是先幹脆應承下來。

接下來兩天,除了韓圭與鄭屠奔走有司,徐懷也親自登門造訪左相周鶴以及分署戶部的參政知事高純年,但周鶴、高純年二人對僑置之事不置可否,只說滋體事大,需要細細琢磨、商議,不能倉促決斷。

卻是建繼帝等了四五日,見沒有動靜,便直接在垂拱殿召集大臣廷議僑置之事。

西晉永嘉之亂後,諸胡南侵,肆虐中原,漢人紛紛渡江南下。

當時的晉室朝堂為了更好的統治南遷僑民,在僑民比較集中的地區設置了與僑人籍貫同名的州郡縣及相應衙署,在招撫南下僑民及抵禦北方胡虜南侵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當時威震一時的北府兵,主要來源就是青徐等地的僑民。

不過,僑置設立後也出現例如版圖混亂、割裂地方、削弱地方財賦、加劇土僑對立矛盾以及僑民為大姓豪族把控等一系列問題。

晉朝很快也廢除僑置,將僑人的戶籍編入所在郡縣,當時稱之為“土斷”。

周鶴、高純年等人能身居高位,對歷朝典故自是熟稔,見沒辦法用“拖”字訣敷衍徐懷,廷議時他們歷數僑置種種弊端口若懸河。

徐懷很清楚事情最大的障礙,還是周鶴、高純年是不想看到他在楚山獨掌軍政大權的特例延伸到荊襄腹地。

這數日他在韓圭的協助下,將僑置的問題研究清楚,也與朱沆、胡楷、王番多次商議,知道他逗留建鄴期間,就將這事敲定,就需要妥協。

在垂拱殿裏,徐懷承諾千汊浦置縣遙領,造垸圍田所得田地,扣除投入的錢糧,所有富余田地,無論是招募流民,還是作為軍功或撫恤授給將卒或將卒家小,都從禦營司應撥給楚山的軍資糧秣之中進行抵扣——楚山不多貪一分;戶部可遣吏員專司監管之職。

此外,在千汊浦大部分區域圍垸造田完成之後,又或者說中樞能全部承擔對楚山的錢糧撥付之後,所置僑縣可以從楚山行營劃歸鄂州府。

當然,倘若鄂州府有余力於千汊浦招攬流民圍堤造田,能承諾每年提供五萬畝以上的糧田,給楚山用於賞功及撫恤,以及從招附的流民中挑選兩千名青壯男丁補充楚山新兵之不足,楚山也可以完全不去插手——而楚山安置到千汊浦的將卒家小,可以都編入鄂州府戶冊,甚至千汊浦所招攬的流民,家小也都可以編入鄂州府戶冊,僅僅青壯男丁作為募卒編入楚山行營效力。

“周相倘若能解決楚山的錢糧供給,在今年入冬、敵軍極可能再度組織攻勢之前,保證楚山不出現斷糧斷餉的危機,楚山不需要操這個心思,”

徐懷昂然站在殿中,冷眼看著周鶴、高純年等人,說道,

“至於楚山軍撤守南陽之事,還請周相、高相莫提,難不成二相這麽快就忘了收復中原之志,要做大越的千古罪臣?”

徐懷言辭激烈,當初在襄陽與鄭氏父子針鋒相對時就展露無遺。

這次敘功議賞,徐懷所斷功勛雖然略遜於葛伯奕、鄭懷忠、韓時良三人,卻也得授從三品雲麾將軍(武散官)、加越州刺史(虛銜)——對周鶴、高純年等人說話不客氣,也算不上“不敬”。

“徐懷你在建鄴多留兩日,周相與諸公定能商議出一個妥當的辦法來……”建繼帝不希望看到淮南形勢稍定,荊襄再鬧出什麽幺蛾子來,限定徐懷在京期間,政事堂拿出確切可行之策來,而荊湖北路監司的意見,已不會再去考慮。

鄭懷忠這次也是難得站出來贊同徐懷的主張。

新皇子誕生,其女雖說深得建繼帝寵幸,但周鶴、高純年等人對鄭家的態度都出現微妙轉變,跟淮王府走得更近,令鄭懷忠深感鄭家往後未必一帆風順。

鄭懷忠同時還意識到,他倘若真能到荊南坐鎮,徐懷此時所獻僑置之策,有許多值得他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