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2/2頁)

目前淅川、申州方向防禦壓力相對較輕,使徐心庵、範宗奇各率本部兵馬,就地征調一部分守備兵參與防禦就足夠了。

汝州、蔡州將長期成為制司抵禦赤扈人的重心所在。

汝州行營除了王憲本部一鎮精銳外,常備還將節制韓奇所部步甲、烏敕戈、蔣昂兩廂騎兵,總計兩萬精銳步騎;另外還會根據戰時需要征調一部分守備兵參與防禦,但最多不會超過三萬人;依托防線諸多城寨壁壘,汝州方向也沒必要再入駐更多的守軍。

蔡州行營除了陳子簫本部精銳外,還將節制唐青所部步甲、鄔散榮、蕭泫所部騎兵,總計兩萬精銳步騎外,守備兵也將第一時間裁減到四萬以下。

此外,唐盤所部步甲及殷鵬、史琥、烏敕海、王峻所部騎兵駐紮在泌陽及周邊城寨,同時在當下還保留兩萬左右的守備兵駐守雲陽、方城等地,以備不時之需。

就大體的方面,不管赤扈人往中路填進來多少進攻兵力,京襄會將現役兵馬控制到二十萬以下。

就精銳戰兵而言,這次將基礎架構擴大逾三分之一,就是為後續的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但步甲精銳的擴編相對要容易得多,真正的難點還是騎兵規模的擴大。

雖說選鋒軍一度編有六千精銳,但在去年秋後兵馬大擴編,徐懷除了從選鋒軍抽調一批精銳下放到守備兵充實基層指揮體系,還將一部分精銳調到諸將身邊加強護衛力量,充實諸鎮重裝步甲的骨幹。

再加上相當多的人馬去年編入武裝商團前往瀘水,一去一返,損傷也是極多,選鋒軍規模最低時甚至都剩不到四千人馬。

史琥、鄔散榮、蕭泫率部抵達泌陽,雖說又從預備兵員裏征調一批粗習騎射的精銳,選鋒軍重新擴編到八千人眾,但是戰鬥力還是有所下降的。

更為關鍵的,京襄目前騎兵規模還是太低了。

制司倘若想擁有離開防線較遠距離,在開闊戰場還有與赤扈精銳進行大會戰的能力,騎兵差不多需要占到總戰兵規模的三成才算合理。

這意味著就算天雄軍諸鎮步甲規模保持不變,選鋒軍輕重騎兵還需要擴編到兩萬四五千人才算合格。

這裏面的缺口就太大了。

不僅需要京襄能擁有更多擅長騎射的精銳戰兵,更令人疼痛的是戰馬上的缺口。

這一次史琥、鄔散榮他們攜帶大量的戰馬歸來,但京襄總的戰馬儲備,也僅有一萬四千余匹,僅僅能滿足當下的選鋒軍擴編需求。

考慮到戰馬的生老病死以及作戰消耗,制司僅僅維持當前的騎兵編制,每年還需要額外補充兩千匹優良戰馬。

靜江府與大理國茶馬互市,早年一百斤茶就能換一匹滇馬。

赤扈南侵之初,即便戰馬需求激增,但朝廷當時也迅速改善與黨項人的關系,靜江府與大理國交易馬匹,價格大約增漲到兩百余斤新茶,並沒有多離譜。

不過,在赤扈人征服黨項之後,大越就完全斷卻與西北諸部的聯系,滇馬這兩年直接飛漲到一千斤茶都未必能換購一匹的誇張程度了。

倘若再算上長途跋涉的損耗與開支,意味著制司想從靜江府的茶馬榷場獲取戰馬,每年單在新增戰馬上的開支高達二十萬貫之巨。

這還沒有將騎兵後續的擴編計算在內。

因此,能否在邛崍山找到一條聯通蜀西與朵甘思東部地區的通道,不僅關系到徐懷為日後所謀的退路問題,也關乎到眼下能否獲得一條新的戰馬引進通道。

這條道真要能走通,到時候除了穿越邛崍山較為艱難來,但在進入黎州或雅州境內後,全程可以走水路抵達泌陽,甚至不比之前走祁山道前往秦州艱難、曲折多少。

要不然的話,就算契丹殘部遷徙到朵甘思南部地區或善巨郡棲息下來,到時候想通過大理國境將戰馬運來京襄,而不被大理國從中狠狠的宰一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路途也太遙遠了,途中大群戰馬的轉移損耗,也不是人力所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