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2/2頁)

赤扈撤兵之後,制司不顧前線將卒的反對,馬不停蹄的裁減前線兵馬,完全沒有想到要打一次反攻,就是想著搶在汛季之前,盡可能多的恢復一些生產。

近兩年如此高強度的對峙作戰,南陽以南的州(府)縣還只是將很多營造、工造計劃都停了下來,停止新的擴張,以便將更多的青壯抽調到汝蔡等地,原有的生產卻沒有什麽多大影響。

不過,汝蔡等地卻持續兩年受敵騎滲透襲擾,甚至在汝潁等水冰封期,敵軍的京西兵馬還憑借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大舉南下,進攻燈台架山、金頂山以及大復山北麓的城寨。

制司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最大限度的堅壁清野,就將主要位於蔡州北部的十萬民眾撤到淮源、南陽暫時安置——現在才剛剛將這一部分民眾重新遷回去。

制司因此額外增加不少錢糧支出是一方面,民眾自身也是受顛沛之苦,這時候回到原地,春耕都還沒有補上,就迎來陰雨連綿的汛季,也真是夠叫人心焦的。

當然,整個京襄大的方面今年則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各州(府)縣的建設方案都是現成的,都是兩年前因為戰事吃緊停滯下來,或者進展遲緩的,近兩年來又進行更合理的細化、調整,現在都在抓緊時間落實推進。

現在天雄軍諸鎮、選鋒軍及諸州府軍兵馬縮減到不足最高鋒時三分之一的水平;不僅近四十萬青壯重歸輜兵序列,這兩年來還吸納不少失地民眾納入之中。

目前京襄所轄的工輜兵規模已經進一步擴編到六十萬之眾。

制司前期的傷亡撫恤工作也差不多完結,接下來財政可以徹底往建設方面傾進行斜。

以史軫為首的轉運使司,計劃今年在南陽、襄陽、荊北四縣及南蔡縣新開墾兩百萬畝耕地,新建屯寨、垸寨四百座,新建屋舍四十萬間,不僅要實現對洞荊歸附流民的初步安置,還要初步完成章山—樊台運河、荊江北岸及漢水西岸的防汛長堤建設。

黎州方面,今年底之前也要在司戶城落成的基礎上,初步修通邛崍山道,先小規模的將緊缺物資輸往打箭爐,支撐契丹殘部抵擋朵甘思吐蕃諸部的反撲。

當然,每個月在黎州投入數以萬貫的錢糧——接下來每月投入計劃提高到十萬貫,修建司戶城及棧道、驛站(貨場),將近六千輜兵調到黎州,本身就是對契丹殘部最大的支持。

工造方面,主要是這些年京襄(楚山)技術叠代非常快,雲陽鐵場、瓷器工場都已經在新式水輪機的基礎上,實現集中生產,但十八裏鋪鐵場、信陽浉河鐵場、魯山瓷器工場等,生產水平都還停留在之前的階段。

接下來十八裏鋪鐵場、信陽浉河鐵場等都要進行相應的改造升級,能改造的就地改造,不能改造的,就另外擇地建造新的煉爐,將工師、匠工集中起來使用,發揮更大的效應,爭取兩年時間,將京襄的冶鐵產能再提高一倍,瓷器總的生產突破四百萬件。

除了泌陽已經建成第一座小規模、總雇工人數僅千余的水轉紗車、織機織造院投入運轉,後續將擴建五千規模雇工外,淮源、楚山、魯山以及舞陽,都將新建一座雇工人數在兩三千人規模的水力織造院,促使未來兩年內布匹成為僅次於鐵料的大宗商貨對外進行輸出。

與之相配套的,就是要將京襄各州(府)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從當前的七十萬畝,陸續擴張到一百五十萬畝甚至更高;還要大力推廣民間發展織造。

新籌建的工場主要還是位於南陽及汝州、蔡州、申州,也是考慮軍事管理嚴密,希望藉之盡可能拖延新水輪機技術泄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