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河神(第6/7頁)

顧璋仔細一看,竟然是趙夫子手上那個戒尺的小版!

虎頭笑得都像是在哭了:“夫子,這個戒尺,這個,不會……”

趙夫子板起臉,就如同往日課前每次要打人手心一般。

嚇得虎頭趕緊站好,雙手緊貼大腿。

顧璋也有些條件反射的發憷。

不過很快他就鎮定地發現了端倪,這個“小戒尺”很薄,而且有些小的過分了,大人握住後就看不見了,更別說懲戒人。

趙夫子咳嗽一聲:“翻過來看看。”

顧璋和虎頭將打磨光滑的木片反過來,上面刻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趙夫子道:“這是《禮記·中庸》中的一句話,日後你們學到,就懂了,平日裏可當書簽用。”

虎頭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夫子,這句話什麽意思?”

趙夫子嚴肅道:“在你們沒學到這話之前,就當它是戒尺好了,翻開書看到,就想想往日偷懶的後果。”

當書簽來用,看到就想起兒時偷懶被打手心,誰還敢偷懶?

虎頭小臉頓時哭喪起來:“夫子。”

顧璋也覺得這份禮物,頗為“別致”,不過也確實用心良苦。

“多謝夫子的禮物。”顧璋珍惜地把這枚戒尺模樣的小書簽收起來。

虎頭也趕緊道:“謝謝夫子的禮物!”他一定會好好供起來的!

別了夫子,他們倆人分別回家收拾準備。

顧璋直接去了一天一個樣的新房那邊。

顧大根正領著大夥幹活。

村裏的漢子都熱火朝天地幹著,也熱火朝天地聊著。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下雨,我看河裏的水位線都降低了不少。”

“我們還好,對面大豐村的河床高一些,他們的龍骨車已經要取不到水了,最近看我們不順眼的很,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顧璋也知道這個事。

在灌漿期結束後,小麥是不需要水的,越幹反而越好,能在地裏曬得透透的,收下來曬的時候都省了工夫。

收割小麥的時候,更是沒有人希望下雨。

所以天氣被人忽略了好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種植玉米可不一樣,種子吸收了水分才好發芽。

太幹可不行,可天偏偏就是不下雨,鬧得人心慌,對面一條河之隔的大豐村,更是明顯脾氣暴躁。

“大豐村倒黴,正好在咱們交糧食稅前一天去,被狠狠刮了一層皮,能不暴躁嗎?”

“那也不能怪我們啊,就算兩個村子關系不好,也不能這樣吧,咱們還賣龍骨車給他們呢!是吧,小石頭。”

顧璋突然被點,一群人正在幹活的叔叔伯伯都看過來。

“小石頭來了啊!”

“是不是馬上要去縣城上學了?你這聰明腦瓜,肯定能學好。”

……

顧璋面對一通誇獎,都回以一個露出小白牙的笑容。

他圍著屋子轉了一圈,滿意地看著青磚大瓦房按照他的圖紙施工。

大夥還在聊,“要我說,還是那些減產的村子不好過,本來小麥就減產了,這會兒要是天還不下雨,恐怕玉米也要受影響。”

“多虧了小石頭的龍骨車,要不咱們恐怕也要減產了!”

許多人連忙附和,聲音裏都帶著股後怕。

他們都看見過那日交糧食的情況。

心中愈發感激顧家,要不也不會一說要蓋房子,都一個個賣力過來幫忙。

顧璋覺得這個功勞確實說大了,村裏人不知道具體情況,只知道是因為缺水減產,周圍有人減產,他們沒減,自然就歸功於龍骨車。

但是其實,如果他們村沒有龍骨車,最多也就是累一點,田離水近,勤快點辛苦點沒那麽大影響。

那些減產的,是田離河邊距離稍遠,或者地勢太高,或者其他各種原因綜合導致沒法人工大量挑水。

天災永遠是人力沒法抵擋的,在末世前那樣發達的科技社會,國家都拿一些天氣沒辦法,更何況是古代。

顧璋搖搖頭,不過他也沒傻到自己說破。

他繞了一圈,又去秋娘那邊討了一杯涼茶,正坐在小板凳上喝著,遠處就傳來鬧哄哄的聲音。

“這邊,顧家人應該都在蓋房!”

“小石頭肯定也在那裏。”

顧璋正小口小口喝涼茶,擡頭望向遠方。

“找我的?”

顧大根走過來,眉頭皺起:“你跟在爹後面,別瞎跑。”

剛剛幹完活,肌肉都還隱隱鼓起,看起來很兇。

“是大豐村的人。”

“這麽大一群,還都拿著鐮刀農具,這是想幹什麽?”

周圍幫忙幹活的人也都停下來,大家都站起來,聚在一起。

秋娘見狀不妙,趕緊遣散在後面幫忙的小姑娘,讓他們去找村長。

幾個做飯摘菜的嬸子,拿起菜刀家夥事,也走到前面。

“你們這是幹什麽?”顧大根沉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