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南康王府

順德十八年,順德帝想召南康王入京,想設計坑殺了南康王。

原因很簡單,南康王勢頭太大了,他在江南這麽多年,將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條——大奉的南方水量充沛,幾乎每年雨季都會生出水患,輕則沖毀房屋,重則一個村莊都沒,故而江南雖然是富庶之鄉,但日子過的其實也沒好到哪去。

但南康王來了之後,緊鑼密鼓的通疏水路,修建水庫,甚至還南水西調,由江南出錢,專門修建了一條內陸水路,從江南一路挖到了西疆,每年江南漲水,便由江南一路通到西疆,江南免於水災,西疆有了水源,甚至還開了一條水上商路,連通兩地,不少行商都活過來了,西疆與江南都因此受益。

也因此,江南只知南康王,不知順德帝。

更誇張的是,有一年,江南的稅收高達整個大奉的一半!

順德帝這多疑的毛病便犯了。

有了錢,就能養兵,有了兵,就能反他的皇位。

若是南康王想要掀翻他的王位,他又該如何做呢?

順德帝便想,他要先殺了南康王,再派個心腹去江南做郡守,接手江南那片富饒的土地。

那,該派那個心腹去呢?

順德帝把朝堂中的大臣都捋了一遍,一方面覺得這群人不夠放心,這群大臣在京城辦事兒的時候都會糊弄他,更何況是出了京城呢?另一方面,順德帝覺得他們也沒那個本事。

思來想去,順德帝還是選了沈蘊玉。

他要沈蘊玉去摸清南康王的底。

一來,沈蘊玉是他的孤臣,絕不會背叛他,一來,沈蘊玉與南康王有一點交情,若是沈蘊玉下江南,定能與南康王並肩把酒,不會如其他京官一樣,驚動南康王。

順德帝如此想後,便下令,召見沈蘊玉。

順德帝如此信賴沈蘊玉,自然是因為與沈蘊玉有些交情的。

早些年,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宮中曾出過一次案子,先皇後的婢女冤枉順德帝的母妃給先皇後下毒,後來由沈蘊玉親手查明真相,給了順德帝一個清白——否則,還是三皇子的順德帝當初不會那樣容易上位的。

當時的三皇子,對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沈蘊玉感激涕零,後

來三皇子變成了順德帝,也對沈蘊玉十分倚重。

他們是有君臣之宜的,且,這麽多年來,沈蘊玉從沒辜負過他一次。

如果順德帝明天就要死,滿朝堂中要挑出來一個人來拿他的傳國玉璽,順德帝肯定會給沈蘊玉。

其余的人都各有心思,只有沈蘊玉,是能為他賣命的人。

沈蘊玉領旨之後,也沒辜負順德帝的期望,在京中待了幾日收拾東西後,便找了個理由,以查絲綢稅收為由,南下了。

沈蘊玉還不是一個人南下的,他帶著自己的妻子石清蓮南下的,一副即是查案,又是遊玩的姿態。

至於沈提燈——這時候還在監獄裏庖人呢,他還是出來之後,由同僚告知,才知道自己爹和娘下江南的。

這也是石清蓮第一次下江南。

石清蓮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她又不是什麽生□□遊山玩水的人,所以她也未曾離開過京城,她是京城融融煙火氣,直到這一次,才隨著沈蘊玉下江南。

從京城去江南,可以走陸路,也可以走水路,他們去的時候是春時,未曾到雨季,所以可以乘船南下。

因著是以朝廷名義下江南的,所以他們乘坐的是朝廷的官船,共三層高,沈蘊玉帶了一個千戶兩個百戶,十幾個小旗,上百個校尉,浩浩蕩蕩的上了路。

北典府司的人都被他帶走了一半兒。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若是遇到好玩兒的地方,沈蘊玉還停下,拉著石清蓮在岸上住上幾日。

南方水美,魚鮮,果實多,這裏的人也更懂享受,不像是京城一般,日日都有人緊鑼密鼓的賺錢,南方這裏的日頭慢悠悠的升起來,人也慢悠悠的走。

這裏有新鮮的魚膾,還有各種滋味兒的蝦醬,以及多汁的水果,乘著小舟采蓮的姑娘,叫賣菱角的小童,和架在水面上的竹屋。

竹屋也不大,一床,兩窗,一桌,兩椅,每到落雨天,頭頂的竹檐上便有雨凝成線而落,噼裏啪啦的打在翠竹上,流水潺潺,肥魚在船下甩尾而行,空氣氤氳,泛著草木清香,石清蓮與沈蘊玉兩人裹在錦被裏,緊貼著說話。

沈蘊玉骨肉勻稱,這些年成家之後,也不愛出去打打殺殺了,因而身上的舊傷都養的不錯,原本胸口上

交錯的舊傷也都漸漸淡了,露出白皙的皮肉。

這人生的白,渾身上下都是雪泠泠的白,哪怕年過四十,也沒有一點衰相,叫石清蓮愛不釋手,她總是在歡好過後,把自己的臉貼在沈蘊玉泛著薄汗的胸口處,聽他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