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第2/5頁)

“工考采用推舉制與海選制結合,各州縣按規模大小可推數名能工巧匠入京參加工考。海選制則交由工部來辦,前一年的秋季各地未被推舉的能工巧匠,還有工部的匠人都可將自己的設計、發明遞交到工部,入選者可參加四月初九的工考。”

“至於工考的流程和科目,由工部來制定,禮部、吏部可各派一名官員監督,以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

這個流程好像也還可以。對現在的科舉考試似乎也沒什麽影響。

原先反對的官員都沒再吭聲,只是彼此交換眼神。

唐詩也有些驚訝。

【瓜瓜,皇帝這辦法不錯啊。不過就是要防止一點,最後所謂的能工巧匠,所謂的發明都是來取悅皇帝了。】

瓜瓜:【難免的,畢竟得了皇帝的歡心就可鯉魚躍龍門了,很多人會故意往這些能取悅上位者的方向投機取巧。所以要工考也要分詳細的科目類別,制定一個相對統一衡量的標準,比如農業方面,農業機械的發明與改良、嫁接育種技術等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產量的發明發現才能視之為進步,作為評定工匠農人的標準。比如木匠機械方面,應該把發明了新式的技術或是改良了木工機械,發明了更高效的守城攻城器械等等作為評判標準。】

唐詩:【你說得有道理,考核的標準應該實用而非取悅權貴方面的創新,這樣才能促進科技的發展。我看徐勘很維護工部,像是個幹實事的,在制定工考這塊時應該會注意這一點吧。】

本來沒想那麽多的徐勘激動不已,真是恨不得拿個小本本出來趕緊將這些都抄下來。

天衡帝勾了勾唇,答案都送到他們面前了,若是工部連抄題都不會,徐勘這工部尚書也該換個人來做了。

見無人反對,他又放了一記重錘!

“工考者凡是通過者,免五十畝田賦,見官不跪,每月兩貫錢的補貼,不包括在俸祿之內。”

這待遇比舉人差一些,但比秀才又要好一些。

大臣們看出了皇帝志在必行,有點意見不多就沒反對,但誰知道天衡帝還有後話。

“每年工考者前三五,朕要親自接見,若其有特別出眾者,封爵,僅傳一代!”

滿朝嘩然,封爵,這是何等榮耀的事,這也是多少大臣孜孜不倦求了一輩子都求不來的,如今這些工匠卻有機會封爵,讓他們怎麽平衡?

“皇上,區區匠人,能得窺見聖顏已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如何能封爵?這不妥啊。”

“是啊,皇上,此事不妥,匠人而已,又未曾對朝堂對大雍立下汗馬功勞,這如何能封爵?”

“皇上,若匠人都能封爵,豈不是寒了眾多忠心耿耿的將士、大臣們的心?”

……

【笑死了,說得好像非要勞苦功高才能封爵一樣。】

【傅國公他們家立下過什麽汗馬功勞?不過就是生了兩個好女兒而已,短短二十幾年就由一小官升為一品國公,京城數一數二的權貴家族。】

【還有正在說話的海寧伯,他們家的爵位是拍先先帝馬屁得來,他咋好意思反對啊?】

【照他們這標準,傅國公、海寧伯……他們這些人的爵位是不是得來不正,應該先擼了?】

隨著唐詩一個個點名,原本還在跳腳的許多勛貴和其親家都訕訕地閉了嘴。

朝堂上反對的氣焰一下子弱了很多。

葛經義看得好笑,站出來道:“皇上,諸位大人對封爵意見如此之大,不若朝廷重新討論討論封爵的標準和傳襲的標準。微臣也認可,非大功績者不可封爵,子嗣不肖者,亦不可承爵。”

好多大臣,尤其是勛貴的臉馬上垮了下來。

要嚴格按照立功來封爵,再對承襲爵位的要求也嚴格幾分,那這朝中大半勛貴的爵位都要被擼掉。

唐詩好想笑。

【狠還是葛大人狠,一句話就讓他們都變成了啞巴。】

【真是笑死了,瞧不上人家工匠封爵,他們有什麽資格?要真論本事,他們有些未必如那些工匠。寫《齊民要術》的賈思勰,寫《天工開物》宋應星,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的發明者,這些人哪個不配封候將相,千古流傳?】

【幾百幾千年後,世人都還記得他們,將他們記在史書中代代流傳。可有幾個人記得這些庸庸碌碌,屍位素餐的達官貴人?】

【他們這些人往上數個幾代,十幾代有幾個不是不入流的出身?】

尤其是開國跟著打天下的那幫功臣,有不少出身寒微。

被葛經義擺了一道,又被唐詩罵了一通,剛才還反對得最大聲的勛貴們立馬閉了嘴。有些臉皮厚的還馬上改口:“微臣認為皇上所言有理,若為大雍立下大功,便是販夫走卒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