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甘州兵變(第3/4頁)

但已經上了他的賊船,怎麽辦?

陛下說萬壽節從簡,可他董文忠從甘州收的銀子,還是都遞上去打點了啊,要不然還能躲過傅倫自盡的那一次風波?

也不可能從餉銀之外另掏出這一萬多兩銀子發到每個兵卒手中啊!

董文忠還在急得沒辦法,李隆卻已經回到了總兵府,把幾個心腹都叫了過來。

“兩廣大殺特殺,東南又有人造反。”李隆感覺自己算無遺策,“邊鎮必不能再變!許銘那狗才,必須借這個機會徹底把他趕走!”

想著自己囤的糧食這次只怕要爛一半,李隆就咬牙切齒。

“將軍,怎麽做?”

“告訴底下的兵,這餉銀必須漲!三錢三,誰能吃飽?”這回他不打算說再低的價了,“發餉之前,都備足三日之糧。要是許銘那狗才不漲到七錢,那就鬧!誰要是帶頭回去,殺了!”

“……將軍,萬一……”

李隆很肯定地說道:“沒有萬一!要麽許銘退讓,以後這甘州還聽老子的!要麽,就坐實他克扣軍糧激起嘩變的罪名,把他趕走!一句話,三錢三,活不了!”

巡撫衙門內,許銘安排好了本月餉銀的發放事宜就淡淡說道:“提前到各糧店張貼布告,誰若漲價,本撫台必嚴辦!有糧不賣囤積居奇者,斬!”

他絲毫不知道自己在甘州的銳意進取已經引燃了什麽。

從廣東出發的船隊正在繼續往北行進,東南殺官大案的督查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

北京城裏,自從楊慎去了廣東,楊廷和反而覺得寂寞了不少。

次子在備考後年會試,三子、四子還年幼。

只是從那次陛下提出從宗親中選擇一個幼子過繼給大行皇帝之後,參預國策會議之臣不僅當場沒有一個提出意見,其後更是沒有一次再談論起這件事。

可誰都知道其中的深意,也明白其中可能蘊藏多大的兇險。

楊廷和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皇帝的另一次試探,但他知道東南殺官對君臣之間可能造成的猜疑事實上仍然存在。

終歸會有一次最終商議的,等到嗣子人選提出來,等到真的要開始商議建藩之地時。

永康長公主覺得崔元除了最開始幾天勇猛無匹之外,其後也漸漸越來越顯得心事重重。

正如他所說,可能那國策會議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不是說……年底前可能要南下嗎?”永康長公主推了推輾轉反側的他,“還去不去?”

崔元想著正在真定府“剿匪”的郭勛,再次輕嘆了一口氣:“不知道。”

撫寧侯也在廣東海防東道剿匪。只需一聲令下,他就能“殺入”福建。

東南的案情,已經基本確認了是有人蓄意而為。

就算在任官員沒有牽涉其中,某些世家大族可能也只是被利用,但既然有人蓄意而為,那就是有人在謀逆。

有人謀逆啊!

代表五軍都督府坐進禦書房的崔元哪還有興致想著真正撻伐公主?

王瓊則在探望袁宗臯。

最近國策會議的“烈度”下降了,袁宗臯入冬之後也病倒了。

“仲德公,有些話只有您方便說。”王瓊嘆著氣,“可如今您又身體抱恙……”

袁宗臯躺在床上苦笑一下:“德華,陛下雄才偉略,有些話……咳咳……我也不是隨意就能說啊。”

王瓊是想來與他商議一下的,畢竟袁宗臯當天為他“擔保”,如今結病探望是說得過去的。

他只是沒想到袁宗臯是真的病得不輕。

“也罷,嗣子選出後,終歸還是要再議一議的。仲德公,你且好生休養。這京城氣候非比江西,我略有心得,家中常延請之名醫,我也請他過來了。”

“……多謝。”袁宗臯卻覺得自己的身子似乎大不對勁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年來思慮過甚,些許風寒竟然越來越重。

已是正德十六年的臘月,正旦節後就是嘉靖元年了。

朔日大朝會之後,放假。

國策大臣們感覺皇帝雖然確認了有人蓄意謀逆,現在反而從容了下來。

臘月初二,朝會之後,皇帝也沒有召見參預國策會議眾臣。

一切都很放松的模樣。

臘月初三,今天是要開個會了。

禦書房中炭爐燃著,皇帝的樣子看起來很放松。

“陛下天命所歸入繼大統,今年是個豐收年份。”楊廷和想著有些話該如何說,開口卻是馬屁,“幸賴陛下運籌帷幄,雖有東南之事,然督撫有措,漕運無礙,如今秋糧大半已入庫。便是轉運邊鎮之糧,也大體妥當了。有楊制台坐鎮,邊鎮無礙。只待符瑞在東南擒獲逆首,今年無大事矣。”

說罷他看著皇帝:不會再把先帝嗣子的事情拿出來說吧?宗人府和禮部都知道輕重,程序和來往公函上,能拖就拖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