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皇帝最大(第2/3頁)

區區工匠,是怎麽能和內閣大學士、翰林學士相提並論的?還要以成聖為目標?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以來的共識。

到了嘉靖朝,莫非將來就能改變這種狀況?

鄭魁他們是不敢相信的,但是以一介匠戶出身,籍籍無名的他們能來到這裏親眼見到皇帝,親耳聽到皇帝對他們傳達這樣的殷切希望,這件事情是真實的。

如果將來真能得他賞識,蔭蔽子孫、世人敬仰……生而為人,還能有什麽更大的追求?

“陛下萬歲!”

不知道是誰第一聲開始喊的,而後,禮堂裏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聲音,逐漸也匯聚成了相同的步調。

朱厚熜笑著止住了他們之後,隨後才道:“朕就住在這皇明大學院東邊,這裏,朕是時常來的。你們在這裏,識字是為了將來更好為大明貢獻才華,也是為了學到一些對你們擅長的事更有用的學問。朕講講兵仗局和軍器監研發新火炮、新火藥的事。”

這件事,朱厚熜是全程參與了的。

許多東西的雛形,大明也有,散見於之前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創舉、沒有形成定例。

比如說定量裝填火藥的方法,出現很久了,但沒有嚴格推行。

比如關於增強火器射程、威力的諸多設想和實踐。

對這些選拔自各地的能工巧匠來說,他們在各自的行業裏都有許多的師父、知道許多行業內曾將出現的技巧。

然後呢?

皇明大學院將要傳授給他們的,是展開持續的、可改進的研究需要的科學方法和思維。

當然也包括一些具體技巧,比如說定量的測量方式、比如說留下實驗條件和結果的記錄方法、比如說先驗證方向再改進工藝的思維方式……

改變社會的一些技術,它的出現是要有前提的。

對這些人的重視是前提。

讓他們具備基本的文化素養是前提。

使他們不用糾結於生存是前提。

擁有可溝通、成體系的研究思維和溝通語言也是前提。

沒有這些,王文素只能自己搜羅典籍、窮經皓首,花了半輩子功夫編纂出數卷《算學寶鑒》,最終還大體上被淹沒於歷史潮流之中。

現在,朱厚熜能帶給他們的,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東西。

他說的話,他講述的過程,讓鄭魁這些人感覺到了皇帝是懂的。

是怎麽一步步去嘗試、根據出來的結果再改變,皇帝懂得許多技巧被總結出來的艱難。

同樣的,也包括不要漠視別人的想法、不驕傲於自己的經驗。像葡萄牙人帶來的西洋那種火炮的結構,如果覺得好,那當然就要用上。

所以才有了大明新式的虎蹲炮,有了火銃的一些陣列操練之法……

“禮堂旁邊,原來的光明殿現在就是藏書閣。”朱厚熜說道,“這皇明大學院的藏書閣不同於宮裏的文華殿,這裏藏的書,按現在許多讀書人的話來說,都是奇技淫巧。”

“但造紙讓如今學子有更多書可以讀。”

“活字讓印書變得更容易。”

“火藥讓我大明將士能保家衛國。”

指南針若非要在沒有辨別物的陌生之地開拓,如今的影響還著實不曾體現。

朱厚熜又舉了諸如曲轅犁、水車等諸多器物,而後才說道:“朕的物理之說,就是深以為這些所謂‘奇技淫巧’於國計民生實有難以估量之作用,故而將之與天理、人理並提。朕始終相信,這物理大道終有一日如同大成文宣先師後人所尊崇的人理大道一般,是惠及大明兆億生民、光耀千古之學問。”

“你們若能學有所得、頗有建樹、開宗收徒,你們的學問、著作,也都能為那光明閣再添一分光輝,照耀千古!”

朝廷重臣已經十分重視他的想法,幾年來發生的很多事已經讓一些人不敢在皇帝十分關注的事情上打馬虎眼。

這些被選到這裏來的人,一定都是有所長的。

但他們的過去太卑微,他們所擅長的一切都得不到尊重。

如今,朱厚熜親自過來,給他們這份尊重,也希望能夠激勵他們。

哪怕這些人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領悟了他的期望、認可了他的尊重,從此之後識文斷字、掌握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那也會在一些很具體的方向創造出成就來。

朱厚熜只相信,有自己在,這些成就能被看到、能被認可、會被鼓勵。

這大概才是他皇帝身份的正確用法。

他不是許多學科的專才,他不懂那些具體的技術。

但他知道一些方向,他擅長管賬,他也有龐大的財富可以管。

從皇明大學院離開之後,他還有別的事情要管。

他不能只管花錢,不管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