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大比,受閱(第3/5頁)

在觀摩著“演習對手”的老兵們是辛苦的,這些都是今天累了一天的疲兵。帶著兵器輜重幹糧十裏行軍,又在爭先後的緊張情緒裏實彈“攻寨”,不遜於經歷了一場苦戰。

現在,他們至少是前兩關的得勝者,尤其現在最先走過來的,是最先抵營、最先“破寨”的那些。

恐怕對手就是那前十隊,除非他們分列受閱時出了大亂子,顯得“大戰”之後軍紀渙散、疲憊不堪。

但這最前的十隊哪裏肯?

對他們的統帥武將來說,前十,縣爵可降等襲替;前三,三代不降等。更重要的是,那意味著在皇帝眼中,他們是目前大明在職中層將領中可能最有潛力的十人!

對輔佐的把總來說,京營裏已經有因功授伯爵的紀維民。如今非戰之時,這演習就是他們立功的機會!

而對這些新兵來說,這三個月堪比地獄!

可是苦歸苦,統帥他們的三四五品武將們這段時間是真的待他們如同兄弟,同寢同食,一樣吃苦。每天都要操練得那麽累,卻畢竟每天都有管飽的飯,還有肉,甚至還有過酒。

現在他們是要經過皇帝眼前,要經過以前的閣老面前,經過國公爺和兵部尚書大司馬老爺面前。

普天之下軍伍之中,這是最高規格的舞台。

他們只用咬著牙,走完今天最後一段路,像統帥將官說的那樣:把腰挺直,把號子喊亮,把腳步走齊。過了今天贏了大比,將來個個都是本將的親兄弟。就算比完不能把你們要到本將身邊做親兵,每個人,本將也自掏腰包犒謝一兩銀子!

走完這段路,就有一兩銀子!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現在第一隊接近點將台的武將走在最前頭,舉著自己的將旗,忽然喊道:“向左看齊!”

於是俞大猷看到這一隊的腦袋都偏向了點將台的方向,但他們的腳步還沒停。

看不見前進的正前方,卻仍舊要往前走,還要盡量保持不要亂……熟知兵法的他忽然意識到:若在戰場之上,這便是兵卒齊聽將令、不論如何也向前的基礎。

“請陛下檢閱!”

又是呐喊,而台上的朱厚熜同樣呐喊:“將士們辛苦了!”

“為大明而戰!”

俞大猷不禁呆了呆:如果除開那些在前兩關就失敗了的,那也有五十多位參比武將要受閱吧?難道每一隊都要這樣,皇帝要一直喊那麽多聲?

他沒有猜錯。

就像當天朱厚熜在這裏為他們授旗一樣,他今天仍舊如此。

陸炳也震撼地目睹著這次檢閱,他曾很熟悉的皇帝,這些年雖然見得少了,此刻雖然已經有了無上威嚴,可他仍舊親口用盡量大的聲音對走過點將台前的將卒們,一次次地高喊:“將士們辛苦了!”

而整個五軍營的大校場內,就會一次次地喊起那句話。

每個人需要記住的東西不多,參比武將只需要卡著節奏提醒麾下兵卒側望向點將台,兵卒們只用喊一句話。

可是重復的力量很強大,數百人重復、總共兩萬余將卒重復了五十多次的話很有力量。

這力量激蕩在大校場之內,尤其激蕩在點將台上。

王守仁不禁側目看了看聲音已經有些嘶啞了,卻仍舊像底下的老兵一樣盡量站得筆直肅容呐喊的皇帝。

若天子年年來這京營將卒檢閱一番,哪怕只是不做過多準備、就這麽輪著檢閱一番,他這種肯像將卒一樣呐喊的天子,收獲的會是什麽?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如今,不就是“與上同意”嗎?

這樣的皇帝,將卒會認。這樣的皇帝若是將來禦駕親征……

王守仁覺得自己丁憂之後離開朝堂中樞的這三四年,皇帝又變得不一樣了。

如今,虛歲只有二十歲的皇帝也還在最熱血的年齡,可他現在不是因為興奮而不斷呐喊。

他用他的方式,正一點點感染著身邊重臣、降服著麾下將卒的心。

楊一清想起自己被召還回京時途中聽聞朝堂動蕩時的感受。

那時候,不確定是不是少年熱血,可聽聞那些雄心壯志,確曾心熱。

如今,點將台下既有大明最中堅、最悍勇的武將,也有剛剛高中武進士的年輕將種、帥才。

皇帝將他們安排在了一起,現在所有人都心熱了吧?

這就是大明的天子,這就是大明的將卒。

楊一清甚至懷疑,如果現在皇帝揮鞭向北,高喊一句“北征”,這些將卒也同樣會熱血上湧地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