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宣大三巨頭打起來了

總督發糧,巡撫籌糧,侯庵永仿佛看到了曙光,因此便只纏著唐順之。

“怎麽個籌法?撫台,您也沒帶更多人來啊。”侯庵永還看了看北面,“既然是籌糧,之前在大同,怎麽沒和大同督餉郎中、冀北道分守參議、分巡僉事和兵備副使商議?”

“還要回大同的嘛,不急。”唐順之很愜意地品嘗著鎮子海鯉魚。

侯庵永、何勳以及唐順之的另一個朋友晏應鶴面面相覷:才二十歲,怎麽感覺城府已經頗深?

“撫台,應州知州到驛站拜會。”

驛丞親自來通報了,唐順之“嗯”了一聲:“快請,就來這一起吧,來得巧,這好一條大魚,本撫也吃不完,不可浪費了。”

侯庵永、晏應鶴聞言先站了起來。

應州隸屬於大同府,這知州是從五品,而他們只是幕僚,並無官職。

片刻之後,進了三個青袍。

知州、同知、判官。應州文官三巨頭,都親自來這驛站了。

唐順之是靖邊伯,更是宣大巡撫。這巡撫沒有直接的屬官,但宣府、大同兩地的地方文官和京派文官,除總督和外派禦史之外,又都是他的屬官。

二十歲的地方大員。

唐順之有資格擺這個譜,一邊吃飯一邊接見底下的官員。

這顯得無禮,但又讓應州三巨頭心花路放:友善的信號!不見外!直奔酒局,多好!

面對唐順之這種聞所未聞的大明科舉紅利最大享受者,應州三巨頭輪番上陣。從連中三元捧到制科奪魁,從二十歲封伯到直接委任宣大巡撫,從他的狀元文章捧到已經流傳出來的詩文軼事。

連侯庵永和晏應鶴這兩個區區舉人出身的幕僚也被他們拉扯著一定要請在上位坐下。

唐順之始終保持和善的微笑。

而後先問了應州知州:“心齋兄已得了陳副使、閔通判的公文了吧?如今招買糧草諸事繁忙,本撫途徑應州,本不想驚擾你們的。”

“撫台放心,我大同州縣年年招買糧草,早有成例。公務雖忙,撫台大駕到應州,不能迎入城中讓應州上下聆訓受教,已是不安了,豈能不親來拜見?”

他聽到唐順之稱呼他的號,更是開心。

唐順之謙虛得很:“本撫畢竟閱歷不足,這大同鎮糧餉諸事,還要仰仗心齋兄這些各州縣官員了。好在有王督台在,有樓郎中在,更有藩司分守、臬司兵備和分巡在,有大同府上下在,本撫也安心不少。如今先在各地走一走,也是先盡一盡職。等懷來那邊勘察好了地方,本撫也就能安心在那裏督造軍械園。”

應州知州聽明白了,笑得更為恭敬:“撫台但放一萬個心!大同鎮何等邊防要地?下官等在此任職,絲毫不敢怠慢!撫台有關切之處,但請示下。”

“沒有,沒有!”唐順之連連搖頭,“本撫巡視宣大,趁如今還稍有閑暇,自然要到處都走一走。諸事皆有成例,本撫卻不便輕易指手畫腳。心齋兄專門前來,只怕還要趕回應州城,本撫就不多與你聊了。應州上下也安心辦差便是。”

“下官謹聽撫台訓示。那……下官等人也不叨擾撫台安歇了。”

唐順之滿臉微笑:“應鶴,代我送一送心齋兄吧。”

侯庵永看著他們的背影,不解地看著唐順之:不做點什麽嗎?

等晏應鶴回來,他平靜地說道:“留下了三百兩銀子,上等絨襖五件,另美玉一件。”

侯庵永瞪大了眼睛站起來:“撫台!”

“先記好賬。本撫儀仗整齊,一路向西。過州縣而不入,能收下他們的心意,他們都會安心一點。”唐順之示意他別激動,“本撫年輕,他們最怕的就是本撫血氣方剛無妄莽撞,肯收禮的撫台會是好說話的撫台,總比他們都忌憚不已地把我當做可能壞事的愣頭青更好吧?”

“……一出手就這麽闊綽!”侯庵永憤憤不平。

“邊鎮啊。”唐順之的微笑漸漸收斂起來,“諸省都在改革衙署,唯獨邊鎮還沒動。偌大一個州縣,就只二三人甚至一人做主。等本撫到了朔州,大概能收到一共三四千兩銀子吧?也夠買上一萬石糧食了。”

侯庵永有點意外:“撫台要拿這些銀子買糧?”

“為什麽不買?不然,俞志輔練兵的糧餉從哪來?”

“……撫台不是不管糧餉發放嗎?”

唐順之理所當然:“這是糧餉發放嗎?這是我與志輔聯名上疏的私誼,是我送給他的!那家夥自己應該也收了一點吧?加在一起有兩萬石糧食的話,夠他支應兩三千人一年了。”

“……撫台,就是這樣破局?”

“這哪談得上什麽破局?”唐順之繼續賣關子,“不過,等本撫這一圈走完,那就有些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