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無形的長城(第2/4頁)

一個更親近軍務會議所在的武英殿,一個更親近國務大臣聚集的文華殿。

張孚敬只笑了笑:“今日不妨先提一提,看看陛下的意思。”

於是在皇帝召見他們之前,重臣們已經就一件新的事初步交換了一下意見。

當各省名望最足的鄉賢院正陪、各地業內威望最高的商行代表們見到大明最有權位的這批大臣之後,更加明白了今天不只是簡單的賜宴。

朱厚熜很有興趣。

對於那些主要是地方望族、有著至少舉人出身的鄉賢,他純粹客套。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利用地方的宗族勢力穩固統治,這只是鄉賢院這個體系初設時必定會有的局面。

朱厚熜更感興趣的自然是這些大明富商。

在當前的政商環境裏,這些人能脫穎而出,無一不是腦子極聰明、極有辦法的人精。

這之中,有晉商,有徽商,有粵商。

他們所經營的行業,除了舊的鹽、茶、米、布、紙、墨、瓷器,也有新的輕工行業。

其中最為特殊的,自然就是肥業大佬金坷垃。

老實說,他的金坷垃肥廠的產能一直上不來,成本也難以真正壓下去。一直到現在,也只有最成規模的糧儲號和其他一些不怎麽計較成本的大族用得起。

對此,金坷垃很是慚愧。因為他知道皇帝之所以對他另眼相看,是期待他的肥廠能惠及大明普通百姓。

奈何鳥糞石只能萬裏迢迢從海外運來,而他制成的肥一旦輸運距離遠了,也比不過農戶自己想辦法漚些肥自給自足的成本。

大明的農業技術改進,目前反倒是農具、水利和皇明大學院農學院的育種顯得更重要。

眾人都見禮之後,幾位重臣各坐在皇帝面前最近的兩側,而其他人則都被賜了座,分幾排坐在皇帝對面的殿中。

朱厚熜看得有意思,開口之後便說道:“若是皇明資產局底下諸企業的總裁也來了,這倒是能成為大明經濟工作會議。”

一句話說得許多富商心熱不已:就他們這些商人,也夠資格參加什麽大明經濟工作會議?

看來,今天果然不只是為了見一見他們,盼他們多買傳言中即將推行的十年國債,還另有重頭戲。

“今日朕還是先講講課,說說你們的本行。”

汪直的“東家”許棟呆呆地聽著皇帝開講了。

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消費和市場,國家改善交通、提供穩定的內部行政體系所創造的環境……

許多的概念,有的不需要闡釋,有的一經說道也很好懂。

除金坷垃之外,不曾面見過皇帝的眾多商人此時只有難掩的震駭:高高在上的天子,這麽了解各行各業的情況,對他們所經營的老本行看得這麽通透嗎?

朱厚熜自然不能全然了解他們行商時會用的一些小法門、小手段,但他本來也只用說本質。

“務農繳賦,行商繳稅,這道理便不用再多說了。”朱厚熜看著他們,“朕盯著大事,眾臣輔佐朕,從整個大明收上來的糧食和銀子固然有許多是要用在俸祿、餉銀和其他諸多開支上,但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大明內外安定,讓百姓,讓你們也能受益。”

鋪墊這麽多,不只是為了講這個道理。

朱厚熜又道:“都不是上古年間了,有口吃的,有地方過個夜,活個二三十歲留下子嗣便行了。若是條件允許,誰不願多活些年,吃穿用度更好一些?朕推行新法讓百姓活得負擔輕一些,那便是為了將來。要給人活路,要讓人活得更好。能有閑錢買些東西改善生活的人口越多,你們將來做生意的市場就越大!”

“譬如這次北征,歸附蒙民那麽多,按理來說都殺了便一了百了。然而帳不是這麽算了,只要他們不生出亂子,那麽上十萬口人,他們要活下去,他們的子孫要活下去,總免不了要買些什麽貨物。所以,何必都殺幹凈了?不光是他們,被趕跑的韃子,朕也不準備全殺了。若是親近大明,日子能過得更好,北患便真的從此絕了。所以,朝廷準備擴大邊市的規模。”

說到這裏,這些富商自然都心悅誠服又欣喜不已地齊稱聖明。

過去是因為限制太嚴格,他們只能來倒騰一些國內的鹽、茶、米、谷等等。邊市的利潤,更需要打點清楚邊鎮的文武兩班,才有那個資格去做。

如今雖然對交稅的要求更高了,但也不得不說,行商規範好,他們也輕松不少。

將來再擴大邊市規模,海禁也解了,這確實是他們不曾經歷過的行商好時代。

“朕說了這麽多,為什麽設了諸企業,把一些關鍵行業都管好的道理,你們應當也明白了。”朱厚熜停頓了一下,“不是要與你們爭利,而是因為那些行業關系到重要的國計民生,萬不能生亂。朕關上一道門,也為你們打開一道門。這道新的門後,不只是對行商限制的放松,更是你們從此不必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