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大明還有個錦衣衛(第3/4頁)

“有議論就是好事。讓天下讀書人記起來讀書考科舉是為了什麽,這是國家的掄才大典,取士是為了國家需要。幾百上千年以來科舉有成就是為了做官這一點,越早改變越好。”

陸炳不管這些,他只是說道:“按如今的勢頭,若是考綱、考制的方略頒布天下,議論還會更多。臣是不是先做些準備?”

“不需要特別準備。”朱厚熜搖了搖頭,“天下英才聚到科途來,朕把最終的出路從一個改為多個。天生我才,此短彼長,只以做官為目標的那條路競爭更激烈了,但其他路寬松啊?覺得自己換一條路試試更可能脫穎而出的人更多,嘴上說,身體卻會很誠實。自今後,鄉試或者中學畢業以前,都只學基礎。而後選擇方向,專攻一道,更容易成功,總比所有人都只去鉆那四書五經強。”

“臣遵旨。”

既然皇帝這麽說,他也就不搞什麽動作了。

按陸炳的理解,這種大規模波及天下讀書人未來的事,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但現在,皇帝真的對士子們的議論越來越顯得不在乎。

朱厚熜看著陸炳:“你掌錦衣衛,還為朕留意著官紳言行,要明白這天下輿論有利有弊,也有輕有重。一些新東西,議論的過程,也是宣傳的過程。這個過程裏,有贊同的,有反對的。而一件事,贊同的往往辯不過反對的,因為贊同需要將來為佐證,反對只需舉出過去就有的成例。”

“……陛下所言極是。”

“反對的,讓他去反對。若只是動口,那有什麽擔憂的?只要他們沒有因為這反對做什麽阻止施政甚至圖謀顛覆的事,那就只需在一旁耐心看著。記住,如今錦衣衛雖然聲勢不比以前,但一直按兵不動的錦衣衛,比時不時就奪門入戶的錦衣衛更可怕。”朱厚熜淡淡地說道,“不必顯露威風,卻什麽都知道,這樣的話,腦子清楚的官員才更會永遠把‘大明還有個錦衣衛’放在心裏。”

陸炳心想,還有內察事廠。

一個在明,一個在暗。

錦衣衛在地方的觸角,是特勤所安插在治安司體系下的各地特勤隊。他們的作用,除了幫助治安司辦大案,就是以保護要員的名義安排在地方重衙裏。

而內察事廠,他們或者是個小店老板,或者是個行商的小商人,或者是誰家的家丁、管家,誰知道呢?

這麽多年來犯了事最終被辦的官員,也從來沒有哪一個是直接僅以某些“密談”、“密謀”的理由來辦的,而是以公務上的紕漏和罪狀。按圖索驥,以廠衛的力量,什麽證據找不到?什麽由頭引不出來?

一個小案,查成大案而已。

而最初去狀告某件事的百姓,誰知道他是不是內察事廠的線人?

只不過如果最終治安總司出動特勤隊去拿人了,有些人才會後知後覺地想到:這是來自上面的決定,皇帝的決定。

朱厚熜再次跟陸炳講述了一些思維,而後就安排道:“讓各地特勤隊把眼睛睜大一點,反而今年要開始推行的計量新標準可能被地方官吏拿來害人。要讓老百姓接受這一些,需要有一批典型,讓他們知道這是一樁善政。大明各地的標準更統一、更精確了,是各行各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基礎。”

“臣知道了,臣這就回去安排。”

朱厚熜頓了頓,而後又問了一句:“清怡帶著她們兩個,這都瞧幾天了?”

陸炳聞言笑了笑:“要想多看看,那可是不容易的。長公主是過來人,自會好言相勸。”

朱厚熜嘆了一口氣:“一眨眼,朕都要操心兒女婚事了。希望她們能有合意的吧,等她們瞧好了,你再幫朕查一查行止品性。”

陸炳說道:“臣都已經遍查過了,陛下要禦覽,臣這就可以回去拿來。”

朱厚熜提起禦筆笑著點了點他。

作為父親,兩個年紀已經大了的女兒,現在也該到了考慮婚事的時候。

雖然現在大的也才十七歲,但會試三年才一次,而這毫無疑問是讓她們自己挑一挑的最好機會。

若不然,那就仍要他包辦了。

時代風氣的慣性在這裏,朱厚熜也很難讓她們去搞什麽自由戀愛。若是現在不讓她們自己有個選擇,將來埋怨他這個父親所選非人,不也是中老年的煩惱?

想了想之後,朱厚熜說道:“你讓清怡吹吹風,說那些選了科學院方向的更好,以後都在京裏。做官的,去企業的,將來自然是要各處跑。畢竟是貢士出身,千軍萬馬獨木橋過來的,朕也不好就擱在京城。不歷練,難成大器。她們非喜歡讀書人,不喜歡你錦衣衛裏的。朕想來想去,興許能一門心思鉆研物理大道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