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新裏程碑(第3/4頁)

而在基礎提供的諸多細小框架上,才要推廣市場經濟,用競爭來活躍技術創新。

關於這一點,衛鏗可謂是真的操碎了心。

自己現階段軍備玩的是拖拉機和坦克,各種土鱉裝備,但是根據衛鏗對各個物理材料的,能源材料的推測,這個世界是能玩機甲的!

但是機甲不是一夜能成就的,在大框架下,很多基礎的小東西,必須要創新。

例如生物燃料電池這個項目,就需要有人來搞。

生物傳感器這個項目,真新正那邊提出來了模型。但是統伐區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提出創新。

還有就是空中戰機,在現在的碳基型號放射塔的實驗中,發現能在一些蟲卵組織內產生電流。顯然這是碳基生物集成技術的多樣可能性。

衛鏗:“這些項目總不能都讓自己來搞吧。我只是中人之姿,思維很單一,按部就班搞長周期積累還算可以,太多奇思妙想,就只能交給群眾中的才智了。”

在這些還沒法判斷出“其壟斷可能對公有經濟影響”的新領域上,要解綁!甚至論證技術路線可能性後,要政策扶持,讓其能賺到錢,刺激更多的民間力量進入,招募理工人員,開發出生產積極性。

這是計劃實施前衛鏗想要秀給絕命位面的操作。——而計劃執行進行時,衛鏗被各種問題擾的沒工夫表功。

由於潘多拉位面本土教育水平連高職都沒有,技術人才急缺,所以,衛鏗集群還得手把手的教。

而統伐區的治理體系,也是照搬照抄了絕命位面的,一切資源對前線支援,目前在拓張的立憲管制員下還是很有效率的。

但是衛鏗知道,這個整個公務體系必須對一些領域放手!

衣、食、住、行、醫、育這六大必要體系,反商業壟斷,但是絕不能一根筋。

公有經濟絕對化的情況下,城市中的工作任務都是搶著要的,哪怕不必要把控,也想著創造崗位(產生坐辦公室的管理崗位),例如現在“雪糕”這種明顯的商業性產業,也都想著用國營廠把市場盤下來。

相反,在非城市地帶的工作,人人都躲著。

以至於那裏的管理是相當粗放,有些人最好是希望農民一直樸素下去。

……

衛鏗上一世中,所在社會上有這麽一個爭論,那就是“文科生過剩”

嘖,

這個問題一旦掀出來,那就是文理互撕。衛老爺那時是理科,當然站在理科這邊嘍,因為自己看到的就是那樣:“不缺坐辦公室的,缺下生產線的!”

但是現在,衛鏗覺得作為城裏人自己絕對是片面了。

在城市裏面,文科生的確是多了,城市集成度高,管理很通透,自然不需要太多的人坐辦公室了。

但是在廣闊的鄉村中絕對是缺文科生!

一個個廣闊的定居點上,每個定居點裏鄉民們的思想狀態,經濟情況,該地區的產業資本,都是需要文科生來統計的。

所謂的:文科系的偉人討薪,就是通過這樣對下動員,而不是像低調俱樂部的老爺那樣坐在大城市辦公室裏面,給光頭寫信。

沒有人文科學系的知識者,在下面工作,如何規劃道路,讓區域資源整合,讓大片區域致富?這可都意味著大量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如果工業化過程中,城鄉長期缺乏事實上的人員交流,更會讓鄉村和城市發生“思想,認知體系”上的脫節,變成兩個世界!

這是近古時期,進入信息時代幾十年後,很多工業國都出現的社會弊端。

信息時代,理論上人們的認知渠道多了,會打破各個群體之間的價值觀隔閡,但是實際上營銷號讓信息篩選變得困難,陰謀論市場大增。

但是以合眾國的情況為例,鄉村的保守派傾向於在網絡上特殊受眾頻道聆聽內容,和城市中多元派沉浸的信息,完全是兩個世界。

這樣的隔閡難以打破,最後形成了嚴重的撕裂!

其實不僅僅是合眾國,高盧地帶,農場主們年年進城市在市政大樓前,傾瀉過剩農產品抗議!

至於東方,在這樣類比下,狀況卻顯得有些好。

雖然還有城鄉收入差距,至少鄉鎮和城市的千禧一代認知,不存在隔閡。雙方都有相互了解的興趣。以至於鄉村的直播河邊烤竹鼠視頻播放量能竄到老高。城市內的新梗大部分來自於鄉村。

原因為何?

現在站在歷史下遊的衛鏗,心裏面有了答案:“那就是,在信息時代前,城市和鄉村的隔閡被強行給沖破過!

這樣的強行沖破產生了一些綿延幾十年的文學哀怨,以及讓當時的城市生產出現了人員的匱乏,但自此開始,讓鄉村和城市在幾十年後,視角認知直接維持了一條平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