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讓出希望,誤斷可欺(第2/4頁)

乘員:1–2人(駕駛艙內)

載客量:12人

長度:12.4米

翼展:18.2米(上層機翼)14.2米(下層機翼)

高度:4.1米

機翼面積:71.52平方米

空重:3,3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250千克

動力系統:1×ASh-62IR活塞發動機,輸出750千瓦(1,00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58千米/小時

統伐區是按照自己工業水平,選中這樣的機型進行量產的。

衛鏗倒是想要選C-47運輸機(駝峰航線機型),進行仿制。玩一手空投手令不香嗎?

結果發現即使是美帝三十年代的航空技術都是能讓自己頭疼的。

液冷發動機的生產鏈還在調試,更別說,統伐區化工方面,航空用油還在技術攻堅狀態。航空的大玩具可不是燒煤炭就能上天的。

不過即便這樣“粗糙”的航空技術,在末世也是一股新風氣!

統伐區這一批雙翼戰機,空降在道路體系上,還是給建鄴城方面帶來了醒目的開場。

一百年了,人類的空中力量僅剩下飛艇,還有機械戰獸。

成建制且正規化的機械空軍,已經消失了一百年了。直到今天,跑道上重新出現了發動機轟鳴的聲音。

負責迎接的訓練師們,看著逐漸停轉的螺旋槳,按照批次迎向跑道上停好的飛機。隊列可以說“整齊劃一”,這是有了最基礎的尊敬態度。

而在先前,建鄴作為城邦系文明的中心城,對南邊區域的態度,與主世界二十世紀早期“魔都人認為周邊區域都是農村”的情況一樣。

飛機機隊中由五個衛鏗個體作為領航者,兩位船員派作為跟隨者,其他的飛行員和使團都是本土土著。

統伐區使團的總代表是曾家刊,他負責與建鄴方面完成溝通並完善機制。

此次會談的項目很多,除了潘多拉場中的通訊恢復,還有就是從贛南到長江流域的通道打通後,雙方貨物直達的問題!統伐區現在有大量的基礎工業品想要供應北方,而建鄴方面實際上也需要大量的蒸汽機零件以及化工制品。這是兩方面都受益的事情。

一旦兩方面建立常態溝通機制,對建鄴和統伐區都有好處。雙方發生直接碰撞的風險將減少。

而統伐區下一步的軍事進攻方向,也可以直接走西邊,將東邊問題擱置。

不過雙方在交流後可能產生的新的經、政矛盾,不會在談判桌上提出來。未來產生的新坑,就要考驗雙方執政集團的應對能力。

例如:贛北區域的中型城邦,就沒資格收取過路費了。他們就會變得邊緣化。

統伐區不會養他們,建鄴方面則是養不起他們。

贛南區域的城邦們也會明白這一點,其上層是建鄴城的附庸,可能會加倍的采用“莫裏森模式”來尋求建鄴的關注。即通過和南邊的統伐區制造摩擦,來制造兩大集團的對立。

【莫裏森,近古時代的澳洲地區首腦。由於行為過於典型,被主世界用來做專有名詞,用來描述一些小國勢力在本方結盟集團中逐漸邊緣化的反應。】

大國之間對交流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新問題,無需為對方考慮備案,準備好自己的備案就行了。

這時候!雙方上層,到底是視角前瞻,眼光卓越的政治家掌舵,還是目光狹隘,只顧狹隘基本盤,短期利益的政客在操盤。那就要寫一份長期的考卷了。

建鄴城能不能做出這卷子,衛鏗不管。不過衛鏗覺得統伐區的卷子有點難,未來幾年想要繼續堅持統伐這一戰略目標,要仔細答題。

當真新正下了蒸汽列車,在車站等了三十分鐘後,終於等到了建鄴城方面的人來對接。

而那邊的談判桌上,曾家刊到場時就開誠布公了“真新正”這位先行代表,一個在建鄴工作,學習的存在。

一身藍布工作服,胸前口袋插著一支鋼筆的曾家刊:“我們兩年前派來的人,這半個月到淮河上遊對蟻類基因群落進行勘探,發現了部分組織樣本在通訊層面的潛力。相關的樣本,我們已經通過飛機送回了南邊,還有部分樣本目前也已經抵達了這裏,將轉交給貴方,希望未來能在這個領域合作。”

顯然,建鄴城這邊非常懵逼,這從南邊過來的人,卻能從在北邊調動力量。

當然,外交無小事,順著曾家刊發送的地點,他們就找來了。

真新正在汽車站,旁邊是幾頭機械獸扛著金屬采集罐,等到建鄴的人抵達後,吐了一口氣。

而面對負責交接的人邀請時,衛鏗(真新正)擺了擺手,示意自己在學校有宿舍,暫時不是外交人員。

衛鏗集群沒有參與統伐區對外政策的具體執行。

因為

自己要做統伐區的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