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最重要的是“一起”(第3/3頁)

目前伊甸亞仍在堅持航母科技,而神州這邊則是將戰列艦科技點到了巔峰。

主世界的航母優勢,是基於“海面信息搜索”優勢。至於遠程攻擊的優勢,隨著導彈時代到來就消失了。在二十一世紀下半葉,只要能在海面上優先發現敵人的艦隊,彈道導彈要比艦載機編隊更快地發起進攻。

在時震時空這些個黑科技位面,戰列艦直接點出了電磁炮科技,同時點出了垂直起降大型戰機技術體系;而航母艦隊這邊,點出黑洞力場幹擾火力的科技。然後航母黨和戰列黨又相互針對性點出了“裂變發生器”遮蔽體系。

航母和戰列艦,誰都沒法把對方淘汰掉!

但是神州方面,由於占據了西太平洋大量的島嶼,以及印度洋的海岸線,對地攻擊非常重要!理論上來說,在海上用炮來轟,遠比派遣飛機深入內陸轟炸要安全得多。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防空也都是絞不凈的。在某個山溝藏著導彈陣地,能將深入的朱雀攻擊機給打下來。

而伊甸亞合眾國則是在太平洋西側,這裏是大片的空曠海域,要爭奪制海權,就必須保證前三輪的攻擊波次夠猛。至於飛機被防空火力揍完了,那就整個艦隊開足馬力地逃跑。

從價格上來說,航母雖然要比戰列艦相對便宜,畢竟優先保證航速,就不需要那麽昂貴的電磁裝甲系統。

【蘇滬聯工當代的最新戰列艦,建造周期是歐美同噸位航母的兩倍。——價格預計一點五倍左右。當然很多原材料不好換算,例如一些特種稀土,東方要比西方便宜得多。】

但是,航母的配套很貴,仍然要制造大量的萬噸級別的護衛艦,展開立體防護為航母擋刀。

更何況,伊甸亞要維持兩洋艦隊。這裏的兩洋不是一個巴拿馬可以解決的。在太平洋上有利於制海權爭奪的航母,在相對狹小的北大西洋,就不利於本土防衛了。

歐洲聯盟吸納蘇俄的軍事科技,制造了適合歐洲方面的無畏艦。

為此高盧拿出電磁炮,德意志方面出動力系統,意大利搞定激光和導彈近防系統,瑞典航空提供“維京堡壘”變形戰機。經過艱難的磨合,這次歐洲工業的合作終於是成功了。

高盧人設計的艦載巨炮也是能夠打一千公裏的。這也就意味著,歐洲方面只要行駛出英吉利海峽,稍稍進入大西洋,就可以在不進行艦隊戰的前提下,攻擊到伊甸亞紐約、費城所在的西部工業區、商業區。

伊甸亞航母即使在太平洋控制了海權,在大西洋上也毫無意義,必須也發展一套足夠抗揍的戰艦體系挺進大西洋中線進行艦隊決戰。

跨大洋遠程投送的成本,使得北美本土防禦具備天然優勢,但兩洋的性質不同,歐亞兩邊可能同時崛起海權勢力,讓伊甸亞維持海洋輸出的戰略時,存在天然的成本劣勢。

衛鏗凝視著代號為光武帝的戰列艦那棱角形的中央建築頂端。幽藍色的光芒正在展開,接受中繼能源衛星的電能輸送。

【除了海上艦隊,還有浮空艦隊,但浮空艦隊受限於地面基站能源供應,各國能量傳輸體系支撐不起豪橫的空中艦隊。】

衛鏗:“各國國情不同,所以軍事技術仍有著差異性。”

半個小時後,在甲板上吹了半天風的衛鏗被召入戰艦內。

衛鏗通過了一條充盈著藍色光芒的走道,在走道末端換下了身上的機械戰甲,然後又進入了白光照射的艙體。經過紅色檢測光的掃描後,換上了一身禮服:白色的內服,外面是一套青色的長衫,頭發不夠長,無法盤發成髻,但是隨後加了一個紗帽(隋唐時期,男式)。

在液態納米隔層打開後,衛鏗走進了戰艦核心區域,見到了要召自己來的人——衛邛。

衛老爺咧嘴一笑,

而這位三十多歲的壯年,在見到“衛鑫”後,一邊拍手,一邊走上前,給予了衛老爺賓至如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