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時代更叠,經久不衰(第2/3頁)

目前新聞上的時空管理局的巨頭,衛鏗瞄了一眼,自己都認識:米迦,他的“命運集團”,還有蒙納特“知識書屋集團”。

衛老爺打了個哈欠。

偉光正的宣傳體系,被衛老爺這個老古董聽到後,刻薄評價:哦,不講民族了?就真的的一家親了嗎。?

衛鏗悠悠的擺了擺手,更何況,民族不僅僅沒有消失,而且相對於一千年前要更加單一了。

主世界25世紀到30世紀過程中,這種混血融合背後存在刻薄事實:所謂的各族融合,依舊是近古時代進入工業時代的民族國家占據父系列優勢。

地球,金星,火星上那些混血兒都是二十一世紀發達國家地區的基因。

一千年前曾經占據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黑種人,現在全部絕種。

在人造生育艙出現前,年輕女性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繁衍資源。通過宣傳和篡改價值觀,讓女性排內,就屬於種族延續之爭奪。

“融合”?這是一種話術

只有歷史上過去,那些贏麻了的勝利者,在話語體系中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為了掩蓋“過去優勢造成現在不公平”,才有用“融合”這個詞匯。

這一千年來,大規模戰爭雖然沒有打,但是各種爭鬥都在悄無聲息的進行。

衛老爺查了一下自己老衛家的子嗣,貌似還很不錯,衛鏗:“我?我沒事,我能增生”

3047年浦海,衛鏗走進了地球聯邦時空協調委員會。

這次是主動召喚自己,要進行一次指向性探索行動。

地幔的任務大廳中,監察者投影在白色的走廊中一直是伴隨著自己進行解說:近百年來還會主動返回地球的上卿穿梭者少之又少,能聯系的已經很少了。

在大廳中,衛鏗見到了地球聯邦在時空位面事務方面的理事長官,名字叫米勒蘇,字:雲迅。

這是當代地球上層的命名習慣。而現在的語言機制也幾乎是雙套的,新拉丁語(西班牙語分支)和漢語。

衛鏗看了他面貌,又看了看他的名字,查了資料後,陡然明白了:這是“漢化組”的效果。

語言歷史發展,讓衛鏗無限唏噓

現在的新拉丁語其實和英語一樣也就是拉丁語的分支。在太陽系飛船艙系中有著頑強生命力。

曾經的英語也就如同近古時代拉丁語一樣,由於專用名詞太多,逐漸疏於平民流通,局限於科學論文雜志,最後徹底被取代。

這是拉丁語系宿命!表音語言。其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為了防止和舊時代詞匯出現同音詞,就不得不組合形成新的單詞。

表意組文字一旦組合起來,就很難重復,四字成語,流傳幾千年不會有重復。

例如“你聽我說”,音節同音的,“你挺我嗦”,“你腚我嗦”,這要是拼音化起來,歧義是要命的。每個時代都添加上詞根,越來越多,那麽原本容易簡單普及的“拉丁文字”就越來越臃腫。

漢語足夠穩定足夠準確,所以在這一千年的語言攻防戰中,穩紮穩打。

衛鏗:“一個語言,只要所在的主體使用人群,適應了時代,語言就成為主流,二十世紀漢語的困境在於,當時中國還未工業化,大量的科研詞匯以及工業守則,漢語未能完成新詞匯,所以論文需要用外國的,守則也需要用外國的。但是在二十世紀中葉完成了全面工業化後,單詞儲量已經全面跟得上時代,”

一千年後,充沛信息承載能力,更是卷死了全世界大部分區域的所有其他語言。

古工業時代,拼音化大潮中的越語和所謂韓語,就如同流行文化一樣,兩百年就全部消失了。(參考滿語隨清朝玩完。)

至於日語,這本來就是漢語系的分支。日語區域,哪怕趁著自身強盛時期也未能文化奪舍,最終只能給漢語留下一些“斯巴拉西”,“壽司”等詞匯。

當然,拉丁語系是沒有滅絕的。因為漢語基礎相對於拉丁語系要復雜。在詞匯量沒有那麽高的區域內,還是需要拉丁語來快速完成交流的。

“詞匯量不多的區域”指的是宇宙飛船。

所有宇宙飛船相對於星球上要辨識的物體都是有限。而物體有限就沒有新的詞匯。只要標注“發音”即可。

在星際建設時代,相當多的人口都在宇宙飛船上,所以在這些飛船上工作的人口,用的是口語相對明確的拉丁語。

哦,人類孩提階段也都是先通過漢語拼音來確認常識事物認知的。

這種在飛船上的語言非常簡單,例如:凡是紅色有果葉都叫做apples,蘋果如此,火龍果同樣如此,甚至低重力無核大荔枝也是如此。

學會了上千個常用詞匯以及數學詞匯描述,就能讀寫了。當然在脫離飛船後,這樣的語言就顯得詞匯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