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公告出來後,門口的眾人就散了很多。他們紛紛結伴回去,打算一邊幹活,一邊商量著半個月後的職院招生。

雖然讓交錢上學讓人有點心疼,但之前一段時間他們接了西州府不少活幹,現在記在賬上的工錢還有不少呢。到時候取出來,剛好可以將學費補上。

最重要的是,學費是半年交一次,平日裏也沒有其他花銷,跟讀書可不一樣,以後也不需要花費錢財,買什麽昂貴的書本和筆墨紙硯。

百姓們對當匠人並不排斥,或者說還比較願意。

因為大雍建國之初,雖然也重農抑商且工匠的地位不高,但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上層開始享樂,民間各種手藝人開始得到重用。

與此同時,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農戶們的地越來越少,生活也越來越差。

於是,在農戶們眼中,各類工匠的生活可比他們好多了。他們也想要學點手藝,多條出路,只是不得其門而入。

想要學手藝,首先得拜師。

而拜師學藝,不光要給師父孝敬財物,還得為師父白打工數年,且師父還藏著掖著,不願意盡數教會徒弟。

畢竟有句老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雖然現在大家被允許開荒獲得田地,但家中人口多的,仍願意分出一兩個人去學門手藝。

多門手藝,多條路。

更別說,自從雲舒來了西州之後,一直在修建西州新城,招工告示從未揭下過,給的報酬也很豐厚。

甚至,新的告示也貼了出來。

只要從職院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的學子,可以立即安排進入西州府下設的機構工作,待遇從優。

這下子百姓們再沒有後顧之憂,花點錢將十多歲的毛孩子送過去學習,不僅能掌握多門手藝,還能直接安排後路,傻子才不去呢。

這麽大的孩子,在家幹農活,能幹出什麽來呀。

有了這般的想法後,百姓們恨不得現在就將人送到職院去。

百姓們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花點錢學門手藝,就可以快速變現。

但蕭謹行聽完所有事後,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西州本來糧食就不夠多,現在你又鼓勵人去學手藝,若是形成風潮,以後種地的農戶豈不是會越來越少?”

這一點雲舒也考慮過,畢竟是農耕時代,歷朝歷代都以農為本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即使在現代社會,出現了那麽多的工人,依舊還有大量農民的存在。

所以手藝人的出現,會使農戶有所減少,但只要平衡住兩者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可以同時發展的。

“農戶種地發展農業,工匠制造發展工業手工業,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農業為本,工業促進農業發展,手工業改善生活質量。”

雖然很多詞蕭謹行是第一次聽,但他還是沉思了片刻,最後還是擡頭問道:“你確定能夠平衡住兩者的關系?”

雲舒聳聳肩,“不試試怎麽知道不行?”

蕭謹行:“……”這也能試的嗎?

雲舒卻道:“實踐出真知。”

“好一個‘實踐出真知’!”

邊老已經與邊老夫人說完話,這會兒雖眼眶還有些微紅,但已經恢復了精神,他一進門就聽到了雲舒的話。

教室辦公室中擺了幾張辦公桌,雲舒與蕭謹行各坐了一張。

邊老一邊給雲舒行禮,一邊道:“殿下所見,著實讓老朽受益匪淺。”

“京都農戶多,工匠多,甚至商販也多,不能說鼓勵了工匠,就一定會讓農戶少到無人種地。這其中的平衡,需要朝廷把控。到了西州,自然就是西州府的事。”

邊老當過太傅,對於宏觀調控以及政策傾斜,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雙方就西州府目前的形式探討了一番,隨後邊老又匯報了一下學院這些天的課程情況。

“小學部的幾位老師向老朽匯報過,那邊的學生資質尚可,就是普通六七歲孩童開蒙的水平。中學部這邊就……”

邊老頓了頓把“愚鈍不堪”幾個字咽了回去,“還要多費些時日。”

雲舒桌上剛巧就是之前他讓那些學生交的心得感悟。

他伸手翻了翻,只見上面的字猶如狗爬,有些不會寫的字甚至是用圓圈代替,還有些學生一個字都不會寫,直接畫了一幅誰也看不懂的畫。

雲舒心裏嘆氣,確實任重而道遠。

“咦,這個還不錯。”

字雖算不上上乘,但勝在工整,在一疊烏七八糟的紙張裏,顯得眉清目秀了起來。

邊老看了一眼道:“是梁方的。”

雲舒略一思索,將人和字對上了。是那個與余達的兒子余子安打架的那個少年。

“梁方雖然之前沒有受到好老師教導,但老朽看得出來他是想要好好讀書的。平日裏很是勤勉,每日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學院裏的書本,他都在抽時間謄抄,晚上將謄抄好的書本帶回家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