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帝不擲色子(第2/2頁)

與農夫們所預計一樣,今年田裏小麥收成很差。糧食這一項的列表裏,小麥從過去的8成占比跌落到了4成,馬鈴薯占據了3成,還有2成是肉類,糧食儲備整體亮起黃燈。

好在土豆補得及時,不然這個冬天食物缺口會很大,甚至會造成人口減員。

這也是文明進步帶來的優點。

人們會思考,會擔憂和觀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嘗試。

作為幕後的神明,陸堯也能夠從像素小人的疑惑中,得以看到像素世界的種種細微變化,從而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和應對。

在這一個不算漫長的冬天裏,大蒜部落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鹽池部落過來高價購買了一部分糧食。

根據鹽池部落小人的說法,由於旱災持續太久,這一年鹽池部落接觸的其他部落大都陷入了糧荒。大蒜部落已經算是糧食較為富裕的區域。

第二件事是鹽池部落來了一批總計22人的移民。

他們中有2名木匠,2名藥師,1名鹽民。

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蒜部落吸引來了一批專業人士。

他們主動遷徙過來,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居住在鹽池部落,對大蒜部落和堯神信仰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一年的旱災糧荒。

沒有其他地方,比糧食產地的大蒜部落更有機會吃飽飯的。

木匠擁有砍伐樹木的技能和經驗,他們在冬天進入森林,已經開始伐木,然後加工成粗糙的木料。大蒜部落的第一座木頭房,在兩位木匠手中修建起來。

藥師的出現,則是彌補了部落裏只有薩滿一個掌握醫治技能的缺口。兩位藥師平時進入森林采藥,給病人治病,挽救了不少生命。

鹽民是專門制鹽的人。他在西面的山中找到了一些石鹽,雖然產量並不高,但也為大蒜部落找到了另一條獲取鹽的途徑。

陸堯倒了杯加冰可樂,撕開一包青瓜味薯片。

美味。

俯瞰部落小人們忙碌勞動,陸堯感覺自己仿佛和他們融為一體,身體也變得更有力量了。

哥們不擲色子。

哥們只要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