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擊“否”而歌(第5/5頁)

方案如今已經制定完畢,那麽就該輪到各個環節的落實了。

從年初開始,各個文工團也好,士兵也罷,這些人就要開啟隨時待命的狀態,並且無論是陳威亞,還是張武他們都要開始編排舞蹈、方陣的演練。

這些舞蹈演員的選拔、培訓,都是由團隊這邊來負責。

並且,包括已經提前報備、通過了審核的幾個大環節道具也要開始制作。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個道具制作:缶。

去年的時候,由於張導堅決反對用大鼓、紅綢之類的元素,團隊裏的人就因為這種大場面不用鼓用什麽吵了好幾天。

也請了一些專家們過來研究。

誰都說用鼓好。

偏偏,作為總導演的張一謀不同意。

還拿出了自己之前拍的黑歷史廣告給其他人看,讓他們看看這種場面用2008面大鼓到底是一種何等災難的存在。

而事實證明,確實是災難性的。

幾百上千人打鼓的場面……張導自己都拍成了這德行,其他人就更別提了。

能好看才算見鬼了。

況且,或許張一謀不說,但眾人也知道。他在極力的規避雅典黑暗八分鐘裏的所有元素。

包括踩高蹺、秧歌、鼓、紅燈籠、京劇等等。

然後大家就研究唄。

研究了幾種古樂器。

一開始是“柷”。

一種古樂器,是一個漏鬥狀的玩意,沒有鼓皮。

大家覺得這個可以……結果找來歷史學家一問……這玩意天朝人不用了,但韓國人在用。

人家那邊作為曾經的附屬國有著一套傳承自天朝這邊,“正統”的打擊方式。

而如果咱們這邊的人來用的話,萬一和韓國那邊的不對勁……

那專家沒明說。

但韓國人這幾年的“孔子是我們的”、“端午節是我們的”鬧的正兇。

到時候指不定怎麽回事的。

“柷”這東西直接就給否了。

而同樣的東西還有很多,大家找了一圈,發現……這些古老的樂器雖然天朝已經不用了,但其他國家還都跟國寶一樣捧著,延續至今。無論錯用哪一種,都有可能招致一場“笑話”後,直接撓破了頭。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終於,讓團隊的人找到了一個玩意,叫做“缶”。

擊缶而歌裏的那個“缶”。

這玩意,第一,時代久遠。和編鐘一起出土的。

第二,沒人會用……甚至很多人都沒見過。

第三,其他國家也沒“拿”了去。

一下子就符合了大家夥的心意。

但同樣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東西除了知道是個打擊樂器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怎麽敲,怎麽打,怎麽發聲……

沒人知道。

找了一堆專家來,還去魔都那邊實地考察了一下,發現除了像是一個有著兩個耳朵的銅罐子之外,其他什麽都不知道了。

於是,張導大手一揮:

“改。”

找了一群專家研究討論,最後大概有了個概念,要搞出來了一個有“金石之聲”的東西。

這東西,就是缶!

反正別人也不知道怎麽用,作為宗主國,我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然後在研究了一陣敲敲打打後,最後定下來了如同鼓一樣的敲擊方式,只不過發聲和位置之類的都有些變化和不同。

年前定下來的,但沒見過實物,找了紅纓打擊樂樂團的人來研究,但因為那會兒年底了,試做不出來樣本。

只能定在了年後。

而許鑫的開年第一個任務,就是和範越、姜浩陽他們去看看制作出來的東西。

要出差。

去河北的道具制作廠裏兩天時間。

當天開完會就走了。

一共待了兩天半的時間。

27號中午去,1號晚上回。

原本沒什麽……

一路上許鑫還和範導、姜導有說有笑的,大家心情都很輕松。

可眼看著過燕京收費站了。

範越的電話響了起來。

許鑫關小了音樂,就聽見範導那邊接通了電話:

“喂,小韋,我們正往回走呢……你說什麽!?”

他這一下拔高的嗓門讓許鑫和姜浩陽都一愣。

然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範越的臉色變得一片僵硬,甚至出現了結結巴巴的模樣:

“否……否了!?”

許鑫眼裏出現了一絲疑惑。

缶?

缶怎麽了?

不挺好麽?

聲音、用法什麽的也都不錯……

缶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