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交鋒(6)(第3/3頁)

這個嘗試失敗後,他又暗沙射影,表示劉氏今日的危局,都是趙玄極一手造成,是趙氏為了扳倒劉氏而施行的陰謀;

在這個努力也不能見效後,他便拿出了殺手鐧:讓士人門第一起力保劉牧之,一方面抗衡趙玄極和將門聲勢,一方面給皇帝施壓,制造眾意難違的局面。

徐明朗之所以敢這麽做,一方面固然是門第不懼將門,且這些年一直壓著將門,在朝堂上本身就勢大、權力大、官員多、影響力大;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皇朝的權力不只是集中在皇帝手裏,在有百年世家千年大族這樣的政治集團時,朝廷權力本就屬於皇帝和所有世家。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很多世家聯合起來給皇帝施壓,或是對某件事有了統一意見,那麽皇帝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順從眾意民心。

這個民心,在上位者眼裏,從來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錢有勢的統治階層,既得利益者!

自古以來,敢直言死諫還能在朝堂上站得穩,不會被皇帝弄死的所謂直臣,都是因為他們背後有一大群利益相關的世家大族支持,他們的一言一行,說出來就是代表那一群人的想法。皇帝不是不想把這種人弄死,而是不能,或者說代價太大,不值得。

當直臣背後沒了世家大族,也就不會再有經常抓著皇帝袖子噴對方一臉唾沫進言,還能屹立朝堂不倒,甚至流芳百世這種事了。這個時候,皇帝要弄死一個人幾個人真的很容易,不管他是不是重臣。

望著拜了一地的文官大臣,宋治面露為難之色,看起來很難做出決斷。至於他眼底的那抹戾氣,隱藏得極深,掩飾得極好,無人能夠察覺。

那句“莫要寒了臣子之心”,如鯁在喉,如劍在心!

“胡說八道!為皇朝分了憂,難道就可以百罪得免?若是如此,在場的所有人,一個個都是大臣,是不是就都不需要理會皇朝律法了?!”

潞國公魏崇山跳了出來,暴躁的對著文官們一通怒喝,然後向皇帝抱拳,“陛下,大齊治國靠得就是律法嚴明,賞罰有度,劉氏出了這麽多惡賊,參知政事難辭其咎,把自家都能管成這個德行,還怎麽處理國事?請陛下治他的罪!”

“陛下,臣是武將,很清楚只有賞罰嚴明,軍隊才會有戰力,若是有罪不究,那豈不亂了套了?”

“臣附議!”

“請陛下明察!”

將門重臣們,在門第大人物們出動後,也不甘示弱,在魏崇山率先呼應了趙玄極後,依照之前的約定,全都跳出來表明態度。

宋治眼中掠過一絲笑意和欣慰。但很快,又被陰沉所取代。瞬息之間,便回到了之前的那種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