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們是(上)(第2/3頁)

“我,趙七月,在此拜謝諸位!”

說到這裏,趙七月俯身而拜,莊重到近乎虔誠。

校場上萬千將士,包括範子清在內,紛紛再度以拳擊胸,齊聲大吼三聲:“保家衛國,死不旋踵!”

“保家衛國,死不旋踵!”

“保家衛國,死不旋踵!”

趙七月站直身,環顧眾將士,接著道:“從乾符十三年開始,汴梁就一直在全力防守,北胡來了我們便戰,北胡退了我們也不能追擊。

“縱然我們的手足兄弟死傷無數,也只能看著他們全軍而退,無論我們心中有多少悲憤,都只能等待他們下一次進攻。

“這樣的戰爭,不是屬於英雄好漢的戰爭。真正的精銳之師,就該出動出擊,我們要敵軍敗,他們就得敗,我們要敵軍亡,他們就得亡!

“將士們,大齊的脊梁們,今日,我們終於等到了今日,等到了我們兵強馬壯、戰力卓絕的今日!

“現在,本宮命令你們,命令十五萬驍勇,全軍出擊!去主動尋找北胡大軍,去主動進攻北胡大軍,去主動殲滅一切你們看到的北胡蠻賊!

“將士們,此戰必盡全力,此戰必競全功!去收復萬勝城,去收復匡城縣,去收復酸棗縣,去把你們的手足同胞、鄉親父老,從北胡的鐵騎下解救出來!

“眾將士,本宮將與你們一同出征,此戰,不勝不還,不死不休!”

萬千將士將胸甲轟擊得砰砰作響,這聲音匯聚成洪流潮浪,遠傳何止十裏,這些個大齊好漢無不是雙目如狼,氣勢如虎,意志如鐵,嘶聲大吼:

“不勝不還,不死不休!”

“不勝不還,不死不休!”

“不勝不還,不死不休!”

......

翌日,範子清率部匯同友軍,在陳安之的帶領下,作為左路軍直取萬勝城。

乾符十三年秋,汴梁只有皇後的三萬扈從軍,雖戰力不俗,到底兵少將寡,難以有所作為。

後來北胡大軍渡河南下,數個節度使的藩鎮被攻陷、兵馬被打散,靠著陳安之、蔣飛燕等人率領精騎,四處救援、接應、聚攏殘軍,這才讓汴梁北面西面的齊軍,一股一股匯聚到汴梁城。

在北胡集結重兵圍攻汴梁,兵臨城下的時候,城中青壯在趙七月的親自號召下,大批大批或上城助戰或直接從軍入伍。

凡此種種,才讓汴梁沒有被攻陷。

這一年多來,汴梁一直在養精蓄銳、恢復生氣。

因為一年前孔嚴華的死,皇帝對趙七月十分不滿,始終不肯讓汴梁軍出戰建功,還試圖將汴梁駐軍分散派往別鎮。

如若不然,汴梁軍早已出動。

有了乾符十三年的教訓,這回汴梁上下空前團結,加之汴梁這幾年的處境、作用,讓陳詢等人有了據理力爭的口實,宋治分化趙七月麾下兵馬、駕空趙七月的意圖未能實現。

宋治雖然忌憚趙七月,但國戰還沒分出明顯勝負,他還不至於妨害大局,不供應汴梁軍的糧餉。

這回出征,其實是趙七月、陳詢等人縱覽形勢,密切商議,在得到趙寧的支持後,自作主張的行為。

汴梁軍,包括軍中的陳氏、蔣氏子弟,還有諸多將士,需要建功立業。

......

率軍來到萬勝城前,範子清舉目眺望,但見城頭甲士林立,防備森嚴。

乾符十三年,他從這裏被陳安之救走時,萬勝城已是殘破不堪,許多將士的屍體剛剛收斂,來不及挖坑掩埋,只能一把火草草燒了了事。

現如今,萬勝城被北胡將士修繕得比之前更加厚實、高峻,仿佛一座不可登臨不可跨越的雄山。

範子清望著那些北胡甲士,恍惚間,仿佛看到了昔日自己在守城時,身邊那些同樣嚴陣以待的同袍。

他們風華正茂,他們戰意堅決,他們為了保護家園,甘願以命相搏。

那一戰,數日間,近萬將士戰死太半,最後只活下來八百人。

那在最後一戰之前,曾經站在城樓上,背對著絢爛秋陽光輝的主將,舉刀高吼著跟他們說,都給我站直了腰握緊了刀,血戰不退!

沒有人退。

主將也沒退。

他跟絕大部分人一樣,戰死了。

從萬勝城退走時,範子清都不知道主將的名字,只知道對方姓齊。

而今,三年過去了,百戰余生的範子清,已經不是當初的禦氣境校尉,他成了統領一營將士的元神境主將。

他帶著五萬同袍,回到了萬勝城!

回到了昔日近萬同袍戰死的地方。

而今日,城頭不見當年同袍,能看見的,都是敵人。

同袍都已成了飛灰,再也看不到他們留下的痕跡。

範子清下了馬,只身向前。

在他身後,百余名甲士一起下馬,匯聚在一起,無聲的跟著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