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七章 悟道(第2/3頁)

“跟吳國簽訂新盟約是板上釘釘的事,我們要做的,就是比別的世家大族先走一步,把握好先機——總不能被人甩在後面吧?”

老族長想了想,認同了蔣飛燕的論斷,“天下大勢滾滾而來,我們的確不能太保守,要成為弄潮兒就得有魄力。我的確是老了,家族早晚得交到你手上。”

聽到這裏,魏無羨已是面如鍋底。

魏崇山還沒決定兄事吳國呢,這些人卻已經幫秦國拿了主意。為了自身的家族利益,他們何曾考慮過魏氏的尊嚴?這秦國到底是魏氏的,還是蔣氏的?

魏無羨轉頭離開。

秦國當然不是蔣氏的,但其實也不是魏氏的。

秦國是以世家大族為代表的權貴們的。

實事求是地說,只要世家大族們決定跟吳國結盟,魏氏不可能硬著脖子拒絕,哪怕魏氏要從此兄事吳國,要看對方的臉色。

“這些混賬,越來越不把王室放在眼裏,其心可誅!早知如此,秦國就該限制世家大族,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權!”魏無羨忿忿地想,“魏氏是天下之主,就該有言出法隨的力量,哪能被臣子掣肘?!”

走出兩步,魏無羨忽然愣在原地。

他想到齊朝,想到了宋治。

他剛剛想的,不就是之前齊朝所做的事,不就是宋治一生都在追逐的大業嗎?

想要加強皇權,就得打壓世家,同時扶持寒門,等到朝堂上不再是一個個站著的門閥貴族,而是一個個跪著的小人奴才,天子不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那不就是現在的吳國?

魏無羨額頭上冒出了汗水,他不禁捫心自問:難道秦國從一開始就錯了?魏氏就不該依仗世家大族的力量建國,不該把世家大族當作國本?就該從一開始就重用庶族地主、寒門士大夫?

可那樣的話,秦國建立得起來?

然而正是因為當初的選擇,如今秦國遭受了世家大族的反噬。

任何選擇都是有代價的。

“難道說,吳國的道路才是對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皇朝終究要走上覆滅實力強悍、尾大不掉的世家門閥,重用沒有根基、只能賣身皇權的寒門士子?”魏無羨感覺背後涼颼颼的。

秦國一向看不起吳國。

——當然,吳國也看不起秦國。

現在要魏無羨承認吳國是對的,秦國是錯的,他辦不到。吳國選擇的道路肯定不是對的,楊氏不可能比魏氏高明,他們必然是錯的!

那麽誰是對的?

魏無羨擡頭看向北方。

除開魏秦、楊吳,天下就剩了趙晉。

魏無羨停步阡陌,縱目遠眺,看到了一望無垠的田野,以及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面黃肌瘦的農人。時近日暮,山山唯落暉,農人荷鋤歸,魏無羨心中有所觸動,悄無聲息走向村舍。

裊裊炊煙中,魏無羨見到了農人們吃飯的場景。

委實沒什麽好看的,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差,菜多米少,下地的男人還能吃上幹飯,在家裏幹活的婦人大多只能喝稀粥,看多了魏無羨都覺得自己是在犯罪。

如今的秦國並不窮。

這一點魏無羨很清楚。

去年大豐收,糧食堆積如山。

窮的只是底層百姓而已。

但秦國也不富裕,糧倉裏存量並不多,國庫沒多少金銀。今年朝廷想要大興水利都缺錢,最終魏崇山不得不暫緩修繕宮城。

今年河西鬧蝗災,朝廷賑災的錢不夠,魏崇山不得不縮減王室用度,裁汰王室衛隊。

百姓家無余糧,國庫財政困難,可秦國的糧食產量不少,礦場作坊也都在正常運行,可謂是百業俱興,長安城戶盈羅綺、市列珠璣。

那麽錢都去了哪裏?

毫無疑問,進了權貴的私人口袋。

秦國真正富裕的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強。

這一點魏無羨是很清楚的,他剛剛還到過蔣氏的莊子,彼處建築雄偉、富麗堂皇,連仆人都穿得很好,隨便拿出點銀子都能從吳國購買到大量新式武器的樣品。

國家是否強盛,取決於國家能調動多少資源,也就是國庫裏到底有多少銀子。魏氏想要秦國強大起來,讓軍隊裝備精良,使得士卒奮勇作戰,就得付出大量軍費。

可眼下朝廷能調動的人力物力著實很有限,秦國的國力實在談不上強,若非如此,當初也不會連個河東都攻不下來。

魏氏要想增強秦國國力,提升逐鹿天下的戰力,僅僅是推動秦國經濟發展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得想方設法增加朝廷能調動的人力物力。

秦國需要加強中央集權,需要把流進世家大族口袋裏的錢弄到國庫裏去,需要打壓世家、豪強。

但是眼下的秦國偏偏不能這樣做。

吳國沒有世家大族,所以情況比秦國好,他們能調動更多資源。中原大戰時,吳國軍隊數量都比秦國多,裝備也更加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