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莫裏斯的自我奮鬥與歷史進程

莫裏斯感覺這兩天所發生的一切事,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

他明明只是一個普通的學者而已,最多也就是做過幾年的督識。除了對數學比較精通之外,他既不懂建築、也不懂煉金……而數學也不是什麽地位很高的知識。

他的老師身為法蘭克最優秀的數學家之一,但他用來謀生的手段,卻是擔任一介普通督識……僅僅是教導未成年貴族們認字識數這樣的簡單活計而已。

因為基礎的幾何和算術知識,已經在工程師的群體中相當普及。而更為高深的知識,則看不到變現的曙光,因此也得不到贊助。

在法蘭克和哥特,知識作為一種奢飾品而存在。人們向往知識,因為他們將真理等同於神明。他們試圖依靠得到更多的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很多求學者是基於這樣的現實目的,所以他們在選擇研究方向的時候,也相當的現實。

在所有的知識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就是工程師。

各種新奇的或是實用的發明,更為先進的機械,僅僅只是提前幾年投入應用,就可能給國政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從羅馬時期開始,泛羅馬國的君主幾乎無一例外都要花大價錢培養一些優秀的工程師。

這裏的工程師,一般分為機械工程師和建築工程師兩種。在考取最上級的“大師”職稱後,前者會被人們稱為機械大師,後者則是建築大師。

無論是先進的雙平衡錘投石機、能將大量箭矢同時射出的聯裝弩,還是水力風箱、水磨、水壩,亦或是高大宏偉的建築——這種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是最受人們尊敬的。

其次便是關於律法和天文學的知識。因為對前者格外擅長的督識,都會被大貴族甚至王室請走作為家庭教師,他們也會教導出很多優秀的官僚。後者則是航海發展的必要學識。

而作為很多官員和船長的老師,他們也會一同受到人們的尊重。

在那之後,無論是煉金,地理,醫學,數學,詩歌……這些讓人感覺模糊不清的知識,雖然同樣被普通人尊敬,但這往往處於更靠後的順位。

有能學習機械、建築、律法、天文等知識的時候,很多人是不會去學習那些更不容易派上用場的知識的。

據說哥特在前些年,一些所羅門教的信徒為此正在進行“返聖運動”,試圖將所有知識的地位重歸平等、讓知識分子內部階級劃分極多的復雜情況重新鮮明化,所有人歸為“有知識”和“無知識”的兩個單純的階層。讓選擇知識僅僅依靠於個人的興趣和天賦,而非是得利——換言之,就是讓同知識層面的人收入均等化。

這項運動得到了很多數學家、煉金術師、醫師和哲學家的支持。但卻始終沒有得到石王和教宗的肯定……當然,他們也沒有否定。

最終,在教廷被石王驅逐出去之後,這項運動就漸漸偃旗息鼓,被人遺忘。

如今除了拜日拜火的祆教徒會持續投入到對煉金和光學的學習研究中,以及擁有這方面傳統的埃及人對人體醫學有些研究之外,那些主動願意學習數學等無用知識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

從那之後的幾十年到現在,願意進入數學領域的人越來越少。莫裏斯感覺自己能找到如今的老師,都已經能算作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甚至就在前些年,有一位埃及的大工程師宣布,截止到現在,他們已經得到了這個世界全部的幾何知識,幾何學已經走到了盡頭。

這不是扯淡呢!

莫裏斯對他的話耿耿於懷。但那位可是下埃及的日冕法老鼎力支持的大學者,他甚至發明了一種可以拆卸拼裝、能夠用牲畜運送的工程零件,可以在戰場上組裝為能夠讓戰車通過的橋梁或是極具戰場壓制力的塔樓。

這種發明讓下埃及的士兵極具壓制力。在前些年與上埃及理事發起的戰爭中,依靠這種發明得到了很大的優勢,甚至奪回了兩個省。讓上下埃及的面積恢復等同。

雖然這裏也有東埃及沒有參戰的原因。但能在正面戰場擊敗兵力最強盛的上埃及,這讓那位大工程師立刻得到了日冕法老的重用。

對方是世界知名的大師,而莫裏斯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者……莫裏斯當然知道,根本不可能有人會相信自己的話。

甚至就連莫裏斯的老師,也認為這應當是埃及學者的研究進度比法蘭克這邊要快,更早的觸碰到了學科的極限。

但莫裏斯自己,卻有著一種本能。

他幾乎是先天的相信,立體幾何絕不可能是幾何學的極限。以檸檬或者橄欖舉例——這樣的形狀,用現在已有的幾何知識根本無法精確的計算。

而就在昨天,莫裏斯在晚飯後回到自己的書房中繼續試圖尋找這種半個橢圓的旋轉體的計算方式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用來演算的紙上多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