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公孫瓚頭鐵不信邪,直到被鵝戳成傻逼(一更)(第3/4頁)

大白鵝領命而去,飛往主帥上空,突然之間俯沖而下,以鵝嘴頂穿了主帥的屋頂,大咧咧揮舞著翅膀,停留在公孫瓚的面前。

“有刺客——”

眾人紛紛抓起武器,待灰塵散去,卻見一只大白鵝停留在其中,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它輕蔑地望了一圈眾人,將貂蟬的傳信推出去。

公孫瓚反應迅速,厲聲喝道:“快抓住它!”

大白鵝展翅高飛,以嘴挑飛近在咫尺的兵器,在其余人一擁而上前順著主帥帳頂的窟窿騰飛溜走了。

大白鵝:裝完逼就溜,刺激!

“將軍,這信,”嚴綱將信呈上去,大氣都不敢出。

公孫瓚展信觀看,其上以娟秀字體寫著:“一別經月,汝膽大健忘,想來皮癢難耐,想念我之手藝了,今以十萬鵝軍警告,若仍不開城迎我歸去,將以叛將論處,後果自負。”

字體末尾署名,幽州牧貂蟬,其上蓋著州牧印章,紅艷艷的煞是刺目。

公孫瓚氣得將書信給撕碎成了兩半,不久,程緒趕到,隨他一同來的還有一位熟人,正是此前辭別了公孫瓚回鄉而去的趙雲。

程緒原本是劉虞的從事,為人正直而嚴肅,比起齊周等劉虞心腹而言,因性格上的嚴肅刻板而不受劉虞所喜。

於程緒而言,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劉虞都是虛的,他真正在乎的是幽州的利益。

公孫瓚與劉虞早先的爭權奪利影響了整個幽州局面,他時常處於下風,而程緒平衡其中,雖是為了幽州,卻也幫助公孫瓚不少,導致他被劉虞所猜忌。

因此,當公孫瓚收攏劉虞舊部以後,將程緒這文官提拔為了掌管幽州的治中,代行的是州牧的職責。

程緒眼看賈詡與劉虞忠將們都跑了,認定幽州終入公孫瓚之手,於是也不曾推脫。

趙雲想要找到程緒很簡單,只需要進入城中,以他對漁陽的輕車熟路找到衙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一塊州牧印節,一紙朝廷任書足以證明貂蟬的名正言順,又有大軍即將開戰的緊迫,程緒急切萬分。

趙雲說動程緒的理由很簡單:“從事乃幽州舊臣,今幽州牧並非公孫將軍而其逾越代庖,行叛逆之事。幽州牧手中有十萬兵卒將攻回而來,更有劉虞舊部不滿於公孫,必將掀杆而起響應州牧。”

“幽州內亂在即,損害的是自己的兵將與軍用,害的是幽州的百姓。兵起蕭墻,非國之利,外患未滅,反而先內損自己人,這是要自取滅亡了。我思慮再三,現在能夠勸說公孫將軍的唯有程從事了。”

程緒急得團團轉,公孫瓚窮兵黷武並非一時,他早些年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征兆,與劉虞相比,並不能算是程緒心中的明主,念及幽州百姓何辜,程緒拖著一把老骨頭騎上了馬,往城外駐軍而去。

程緒勸說公孫瓚的理由與趙雲相似,公孫瓚仍然不甘心,他的語氣有些沖人,責備趙雲道:“我曾經待你真誠,你卻以家中有事務為由辭別,現在才過去多久,你卻站在敵人的位置來與我說話了。”

趙雲答道:“若我是公孫將軍的敵人,是不會多與你廢話的,只會以槍尖對著你的心口,為公孫將軍效命時,我隨你出生入死從未膽怯過。現在我雖然離開,出現在這裏也只是想要勸將軍莫入歧途,迷途知返罷了,還是說將軍當真打算在這個時機與幽州牧開戰嗎?”

程緒勸說道:“將軍,幽州牧手中有州牧印節啊!她才是名正言順的人,現在天下雖然紛爭叠起,朝廷的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的,倘若能歸附朝廷,於將軍仕途也有好處。”

公孫瓚是不可能有那麽魄力去稱帝的,他能做一方諸侯,卻做不了開國皇帝。

作為一個馬背上成長起來的將軍,從亂軍之中發家的公孫瓚最大的缺陷便是缺少文人團體的支持。

曹操有荀彧這位王佐之才為他推舉賢才,自身也多願意啟用寒門,任人唯才是舉。

而公孫瓚出身大族,背靠大族,卻也受限於大族。看看他身邊的官僚體系,除了自己提拔上來的軍中親信和家族同姓,其余都是靠劉虞舊部在撐。本質上崇武的公孫瓚並未得到幽州士林的承認。

文官勸人起來善引經據典,武官則只用拳頭。

程緒不想公孫瓚和貂蟬打起來,公孫瓚理智上也明白,這時候若打,迎接他的只會是兵敗的下場。

不是敗給貂蟬,就是敗給趁虛而入的袁紹。

而比起被袁紹所殺,與貂蟬合作顯然是個不錯的主意,也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有了程緒開先河,劉虞留下的其他文人們也紛紛勸諫公孫瓚。

他們只是文官,只能屈服於公孫瓚的武力之下而不能反抗,手裏做著治理幽州的事情,心裏一個個都盼望著和平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