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被犧牲的原配(25)(第3/4頁)

更絕的是,這篇《討倭賊》並不單單只有漢文版本,還同時以多種文字登上了外文期刊,在大洋彼岸為華國贏得了不少國際支持。

唯一的東瀛文字版本,被仔細地裝訂好,以國書之名送到了天皇案頭。

這就是指著鼻子問候天皇的祖宗十八代了。

《討倭賊》揭露的大屠殺惡行在華國掀起驚天大波後,來參軍的人數一下子激增。華國人數千年對這片土地的歸屬和無可匹敵的凝聚力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好些人甚至是扛著鋤頭鐵鍬,黝黑的臉上唯有一雙眼通紅,說出口的唯一的話,就是要手刃仇人,衛我河山。

這其中,就包括了剛滿十六的戚庭光。

小姑娘兩年前選擇進了軍校,如今站在她面前,曾經圓亮毫無攻擊力的杏眼裏滿是堅毅。

她同她說,姐姐,那個願意讓我為之付出一切的東西,我找到了。

——想好了?

——想好了。

——若戰死身隕……

——無非黃土一抔,青山埋骨,如是而已。

唐沅喟嘆著撫摸她額頂利落的短發。

誰說歷史沒有記憶?當一切陰霾散盡的那一天,那時的每一分陽光和每一絲笑容,都將是他們榮耀加冕的勛章。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長河為咽,青山為證。豈曰無聲?河山既名!

……

東瀛怎麽也沒想到,他們試圖以此磨滅華國人鬥志而展開的大屠殺,最後竟反過來成了他們凝聚一心、一致對外的催化劑。

新軍的實力其實很不弱,廣城的軍工廠源源不斷地在為他們提供武器,收服了大小軍閥後,軍隊的整體戰鬥力更是穩步提升,後方的軍校也開辦得紅紅火火,新舊更替間薪火相傳,勃發而富有生命力。

這樣的軍隊,當它有了全國民眾的支持,上下一心後,所爆發出來的力量便是如攜排山倒海之勢,滂滂泱泱,無可抵擋。

東瀛軍對在這樣的軍魄下節節敗退。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洋彼岸的歐洲戰場上,東瀛的中歐盟友亦顯頹勢。兩邊戰線一聯合,在幾大盟友國的幫助下,華東戰爭正式進入反攻階段。

這場漫長而艱難的戰役,到最後統共持續了四年又七個月。

天皇殖民華夏的美夢在四年又七個月後徹底粉碎成泡影。在他們的軍隊退出華國國境線、太陽旗被盡數扯下燒毀的時候,久雨的天空突然放了晴。

天皇正式宣布投降那天,所有的華國人都走出家門,聚集到了附近的廣播下。復雜拗口的外語回蕩在空氣裏,鮮有人能聽懂,可在那十數分鐘的時間裏,卻沒人開口說哪怕一個字。

直到熟悉的漢語出現,政府特派廣播員用顫抖哽咽的聲音宣布華國的勝利,人群中才陡然爆發出了哭聲。

那哭聲此起彼伏,從壓抑的嗚咽到慟號,夾著歇斯底裏的嘶吼,和著這四年零七個月來的血與淚,震得人心腔發疼。

不遠處魂幡招展,連成一片的新墳頂頭尚未覆滿青草,那沉睡在地底的人,卻終於得以瞑目。

……

新華國的建立,在東瀛投降後便顯得水到渠成。

殘余的軍閥勢力早已不能再構成威脅,誰也不是傻子,眼見今時不同往日,不少軍閥頭頭已經早早地向新黨表了態,上交了軍隊,表示全力支持統一事業,至於剩下的不願配合的刺頭,幾記鐵拳下去,怎樣都得乖乖聽話。

唐沅雖是新黨得以建立的居功至偉的初代領袖,卻並沒有在新華國成立後繼續掌權。黨內的年輕一輩已經成長起來,又經過四年戰爭的磨練,許多決策眼光比起失憶的她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沒什麽道理還占著這個位置。

黨內的核心元老們來苦苦勸過,在他們眼裏她不可或缺,但她卻微笑著搖頭,道,對於他們腳下的土地而言,從來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

因為這個國度,她從來不是靠一家一姓才得以一步步走到今天。在過去漫長的黑暗裏,是她的四萬萬兒女一齊為她支起了破碎的天,他們拼盡全力挺直了脊梁,故而她看到了陰雲背後的霞光萬丈。

只要華夏人在,華夏精神在,那霞光便一直都在。

新華國成立後,戚庭光以軍功拜將,沈月藻等人也各有歸宿,至於韋珺之,他和其他賣國賊一起,早在東瀛宣布投降的時候就被作為犧牲品交了出來,被判以死刑。

臨死前,他的前妻沈月瑤去見了他一面。

她自小嬌生慣養,從前最是喜歡精致的好顏色,如今卻素面朝天,一身米白棉裙,最是寡淡不過,卻又因為她眉目間的沉靜從容而有了不一樣的氣質。

也襯得面前胡子拉碴、形容邋遢的韋珺之愈發狼狽。

他們相識相戀十數年,不知有過多少甜蜜的回憶,臨了了卻是以這樣慘淡又不堪的方式收場。在獄中飽受折磨的韋珺之面容滄桑,看著自己曾經的妻子,心中亦是思緒萬千。沉默良久,終於顫聲開口:“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