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有女同車(7)(第2/4頁)

說起來現在西方世界中玻璃器的市場已經被培養起來了,貴族們使用的玻璃器十分精美。相比起瓷器,玻璃器外銷顯然容易很多。當然,前提是她弄出來的玻璃能夠比此時西方玻璃更好。不然的話,實在是競爭不過,因為從大漢運送玻璃,漂洋過海的,運輸成本是很可怕的!

另外,玻璃的好處可不止這麽點兒!相較於商業上的好處,陳嫣更看重玻璃在另一方面的作用。畢竟,好的商品雖然稀罕,但也是非他不可,陳嫣手下的好商品也有不少呢。

另一方面的作用和學術有關。

制造出澄澈透明的玻璃就可以弄望遠鏡、放大鏡什麽的,說不定比較原始的顯微鏡也可以嘗試一下——雖然水晶也可以,但想要找到天然透明澄澈的水晶,其實也非常困難,最多就是給頂級貴族造一些‘玩具’而已。想要真的推廣這些東西,玻璃才是最終解答。

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對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是絕對有著重大意義的!正是通過這些,人類才能更好的觀察世界,從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陳嫣也不指望造出這些東西就能等著科學自己進步,她只是對華夏傳統的想問題方式不自信,總覺得那是走偏了路線……

她甚至擔心,擔心在自己弄出一大堆超出時代的產品後,因為這些東西背後沒有科學技術的積累,沒有完整的理論基礎,是強行點亮的科技樹。最後,她人死了,國家經過朝代更叠,其中有嚴重的戰亂,於是技術就散失了,甚至消失了。

這並不是什麽不切實際的瞎擔心,因為歷史上並不乏這樣的事情。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黑科技’還少嗎?那種不理解原理,本來就是誤打誤撞弄出來的超級科技,光是知道消失的就可以列個長表格了。還有一些不知道的呢,後世連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所以連他們存在過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陳嫣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只能想著促成東西方交流,引入一些此時古希臘、羅馬的東西。另外,就是笨辦法了,盡可能多留下一些好東西,這樣普遍撒網,總能有一些流傳後世,然後發揮應有的作用吧?

後人自有後人福,她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為了玻璃,陳嫣想了很多,一開始還是整理瓷器的想法呢,這一會兒早就跑偏了。只能拍拍臉,清醒一下,早點兒把關於瓷器的工作做完。

關於瓷器的想法整理完畢,她沒有去休息,而是趁著這兩天圍繞著瓷器、玻璃想了很多,正是腦子裏思緒亂飛的時候開始弄起玻璃相關的東西來。

相比起瓷器的零零碎碎,關於玻璃的想法就規整的多了,畢竟陳嫣是真的系統了解過這個。

她首先從玻璃熔窯開始進行設計,在坩堝窯和池窯之間左右徘徊。相較而言,坩堝窯無疑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將坩堝放進窯膛,各種反應都在坩堝內完成。真要說的話,和燒磚、燒瓷器差別不大(工藝上還是有差別的,只是這種差別並不是難以逾越的)。

使用池窯的話,那就麻煩了,整個窯爐都得重新設計一遍,根本不可能和之前弄出來的燒磚、燒瓷器的窯爐混用。特別是池窯中的熔池,得用耐火材料…在陳嫣穿越前的那個時代,能生產軍用耐火磚的還是少數國家吧。

當然了,只是在公元前燒個玻璃而已,用不了那麽高級的,但對耐火的要求始終還是有的,這就要頭疼一番了…所以陳嫣才覺得小說裏太亂來了啊,哪能隨便找點砂子之類的原材料,沒過多久就搞出玻璃來了。

她還是了解具體工藝流程的人了,依舊覺得得花不短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

光是最基礎的窯爐就能難死個人…就算用簡單一些坩堝…呵呵,符合燒制玻璃標準的坩堝本身難道就能隨便弄出來?

陳嫣左右徘徊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用池窯。好處很明顯,產量可比坩堝窯大多了!至於工藝難度,雖然有…但要克服的難度也不差這一個了。而且真要說的話,譬如耐火材料什麽的,用用心也不是真的做不到。

青磚本身就是很優秀的耐火耐腐蝕材料了,如果用最好的那種青磚,說不定直接就可以了…就算相比後世還是有差距,那最多就是損耗大一點兒,得記得經常修補熔池。雖然麻煩,但這個時代搞工業,哪個又不麻煩呢?

總之是不能與後世的工廠相比的。

回憶池窯的設計圖,陳嫣很是頭痛,她大概知道池窯是個什麽樣子的,但很多具體的細節就不行了。這就好比一座房子,房間劃分她清清楚楚,可面對管道路線、電線什麽的,就不是那麽清楚了,只能做到大概加猜測。

盡量回憶起關於池窯的方方面面(她已經盡力了,再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也只能靠工匠們自己試驗,最終完成整套工藝),就這麽一件事,這一天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