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相逢卻似曾相識,未曾相識已相思(第2/4頁)

於祐回答說:“唉!兄台,你也不必譏笑我,假如你身處我的這種境地,定然也會如此。姻緣前生已經注定,能得此佳人為妻,什麽功名利祿,都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注意,於祐這段話意思的關鍵在於他相信姻緣乃屬前生注定,好像就是相信我們常說的宿命論,相信是命運把這片紅葉送到了他的手裏。所以,作為旁觀者,他也知道寄希望於這段情感純屬是無稽之談,但作為當事人,他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他心想,“佛祖高高在上,我若誠心抱定這段姻緣,佛祖必定會從我所願的”。

於祐為什麽會這麽想呢?一般人會覺得他就是當局者迷,癡心妄想而已。但我覺得這和唐人的文化心理有關系。我們知道唐代是三教並行的,也就是儒、釋、道都很流行。釋家,也就是佛家是講宿命論的,這不用說。儒道兩家看似不同,但追根溯源,都本出於《易》,而魏晉南北朝以來,易學盛行,到了唐代的儒、道兩家這時候都有豐常濃厚的易學色彩。易學也講命運,但不是佛家宿命論,不只是簡單的命中注定。據我的研究,我認為中國傳統易學的命運觀其實是種系統論與信息論,它認為我們每個人、每個群體,乃至整個社會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系統之中,系統中的信息變化多樣,而有些信息的變化會引發整個系統的變化,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對於那些能引發整個系統變化的關鍵性信息,要研究,要重視,甚至要頂禮膜拜。所以易經中的蔔筮,就是用極為神秘的形式去尋找這種信息,然後對它頂禮膜拜。後世易學流於民俗,發展成了相命之學,我認為那都是迷信,都是末流。但易學本身的這種命運觀還是有著它獨特的價值的。當然,這一塊的內容相當艱深,也不適合在這裏解釋過多。但於祐把這件事當作是命運的安排,也就是他把這片紅葉當作是他人生系統的關鍵信息、關鍵因素來看待的。認為這片紅葉會帶來他個人人生系統的一系列變化。這種命運觀就不是佛家的宿命論了,宿命論本質是消極的,而這種命運觀恰恰會催生出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創造這種命運觀的《易經》,在乾卦裏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正是在這種信念的作用下,於祐拖著病體,又來到禦溝邊,沿著水流找到了源頭。原來禦溝的水流只是經過皇宮,它的源頭在皇宮外面。這時,他看著禦溝中順水漂流的落葉,心中一陣陣地激動,仿佛夢想因此就會成真。他拾起一片紅葉,也在上面題了一首詩:

“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流水無情何太急,紅葉有意兩心知”。

寫完後,他把這片紅葉放入禦溝的上遊,看著它飄飄蕩蕩,流進了皇宮裏。

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於祐的這種行為到底有多荒唐。第一,你根本無法知道這紅葉流進了皇宮能否被人注意到。它有可能怎麽進去的,怎麽出來,就像學生們聽課,左耳進,右耳出,這葉子最大的可能就是上遊進,下遊出,流入皇宮不過是到此一遊而已;第二,就算它進去了,也被人拾到了,誰又能保證那個人一定是當初葉上題詩的那一位呢?第三,就算過於幸運,拾到落葉的真便是在葉上題詩的那一位,但宮門一入深如海,她又怎麽出得來又怎麽與你相認呢?第四,就算她僥幸出宮了,又怎麽知道你這首紅葉詩是誰寫的,人海茫茫,又到哪裏去找你呢?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於祐這一做法確實荒唐,但不要忘了,你我這樣想,那都是局外人,於祐他不這樣想,他想到的只有千裏姻緣一葉牽,一切自有命運的力量!這就像萊特兄弟相信他們能飛,於是他們最終飛起來了一樣。果然,這片紅葉開始發揮它在於祐人生中的關鍵性力量了。

經過這次落弟之後,於祐先是懷揣著那片紅葉永遠告別了科舉的考場,以後他再也沒參加科舉,要是他還一如既往地考,說不定哪天考中了,就再也沒有後來的故事了。然後他像我們開頭說的來到了韓泳家做家教。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天下大旱,皇帝為了表示自己崇尚節儉,帶頭做個示範,於是遣散宮女三千人,以顯其施政的仁厚。有一個宮女叫韓翠萍,被遣散後無家可歸,於是寄住到她遠房親戚韓泳家中。

有一天,韓泳突發奇想,就跟於祐做媒,說這個韓翠萍原本也是良家女子,剛剛三十歲,比你小一歲,眉清目秀,才貌出眾。而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來撮合一下,讓她嫁給你,你看怎麽樣?要知道於祐這時候已經三十一歲了,在現在也算是大齡青年了,在古代那要算是老齡青年了,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於祐聽到這話,立刻叩謝允諾。於是,韓泳請人做媒,幫助於祐送了彩禮。一切都按照禮儀妥辦,成就了這件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