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京!南京!(四)(第2/3頁)

隨後,素來身材肥碩,武藝最多只是尋常的皇太極,親自披甲上馬端起兵器,身先士卒,第一個沖向鐘山方向的明軍營壘!而滿洲大兵們也知道沒有了退路,眼看著大清皇帝都帶頭沖鋒了,自己還有什麽豁不出去的?!於是無不奮勇爭先,就像上萬頭下山的猛虎,咆哮著發揮出了百分之二百的戰鬥力!

而明軍這邊,卻是剛剛得知湖廣失陷、後院失火的噩耗,一時間人心浮動,士氣低迷。幾位最得力的主將,又正在禦營裏跟皇帝討論下一步的戰略計劃,無形中放松了對各自部隊的掌控力度。尤其是明軍的斥候部隊,在這兩天也很是憊懶,連清軍即將發動總攻的動靜都沒打探出來。

結果,部署在前沿的幾支明軍雜牌部隊,基本沒來得及進行什麽抵抗,便被如狼似虎的清軍鐵騎沖得七零八落,頓時崩潰,殘兵敗將們完全失去約束,爭先恐後地向著南京城或明孝陵的禦營逃亡。

在這個時候,南京戰場上的清軍只有三萬,而明軍多達九萬,粗看起來似乎是明軍占著絕對的上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九萬明軍之中,真正的戰兵只有大約兩萬人,其余都是湊數的雜牌部隊。裏面甚至還有不少臨時前來“隨駕”的地主鄉勇團練,非但沒有增加多少戰鬥力,反而搞得明軍指揮系統一片混亂。而即使是明軍最精銳的部隊,也主要是臨時募集訓練了幾個月的湖廣新兵,其戰鬥力遠不如同等數量的清軍。此外,明軍各位將領的戰術指揮能力,普遍都要比久經沙場的清軍將領略遜一籌。

之前清軍援兵尚未到齊的時候,皇太極只憑著手頭的幾千人,即使是在極度不利的巷戰之中,就能憑著八旗勇士們豐富的作戰經驗,跟十倍於己的明軍僵持不下,盡管是且戰且退,卻始終沒有崩盤。現在,因為皇太極身先士卒的激勵作用,三萬清軍更是化作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師,爆發出的戰鬥力極為驚人。

盡管是以少攻多,仰攻山頭,這些八旗勇士卻好象全然不知道死字是怎麽寫的,一個個不但毫無畏懼,反而歡呼雀躍,大聲呐喊著,手持長短兵器,迎著山勢,沖向明軍那些還沒穿幾天戰袍的戰場菜鳥們,展開了血淋淋的肉搏戰。橫的尚且怕不要命的,何況明軍的這些雜牌軍,還遠遠算不上橫的,不過一群手持兵器的普通鄉民罷了,見到清軍如此兇猛,早沒了一戰的勇氣,頓時被打得大敗潰退,自相踐踏而死無數。

得知前線潰敗的報告之後,正在孝陵開會的明軍諸將,連忙趕回各自的營地,準備點兵迎戰。身為主帥的盧象升,更是第一時間召集了中軍標營的家丁,急匆匆趕往鐘山北麓前去支援。不料在通往戰場的山路上,盧象升卻被看到的壯觀場面給氣得一個倒仰——只見前沿那些被打崩了的明軍潰兵,雖然沒膽子跟敵人決一死戰,但在逃亡的時候卻是仿佛犀牛一般,個個橫沖直撞,人人勇猛無比!

由於是狹路相逢,事先毫無準備,結果幾乎是在眨眼之間,盧象升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敵人的陣勢,他倉促組織起來的援軍,就被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潰兵給沖垮了。連帶著後面陸續趕到的幾支明軍,也被這幫牛人沖得一路潰敗,由於山路狹窄的緣故,這些人彼此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好幾位懵懵懂懂的明軍將領,沒有死在清兵的刀下,反而被自己人的腳丫子,給活活踩死在了朱元璋的陵墓旁邊!

到了這個時候,明軍的指揮系統已經完全崩潰。隨著清軍的喊殺聲越來越近,而各路援兵卻遲遲不到,連最信賴的盧象升都不知道去了哪裏,崇禎皇帝在孝陵也待不下去,只得下令起駕往雨花台轉移。

不料禦駕這一轉移,就再也停不下來——八旗兵很快就認準了崇禎皇帝的禦駕,一路窮追不舍。崇禎皇帝在混亂之中跌落路邊,額頭血流不止,當場昏迷過去。護駕的衛士和太監見狀,頓時沒了主心骨,連南京城都不敢進,居然一路繼續往西逃到了大勝關,然後又找了船只,往上遊的蕪湖、池州方向撤退而去。

至此,隨著崇禎皇帝的禦駕從戰場上消失,南京前線的九萬明軍徹底土崩瓦解。其中,那些原本就從南京東林黨朝廷這邊易幟過來的降軍,紛紛再一次選擇了倒戈,投奔了對面的清軍。而那些自發前來助戰,期盼著賺取一份從龍之功的江南地主鄉勇團練,則失望地相繼星散而去,各自回到家鄉,繼續觀望局勢。

最倒黴的還要數那些“棄暗投明”的南京勛貴,本以為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選擇,可以在正統天子的旗下延續他們的榮華富貴。誰知卻遇到了這般峰回路轉,頓時全都坐了蠟。其中,魏國公徐弘基選擇放棄了他在南京的宅邸和產業,帶著族人和家丁追隨崇禎帝的禦駕而去。但其他的南京勛貴卻沒有這樣壯士斷腕的決心,多半舍不得幾百年積攢下來的財富,故而膽戰心驚地繼續留在了城內,靜候勝利者的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