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後的悠閑時光(第2/4頁)

“……才不是呢!人家現在有正事要做!大哥哥(王秋)和老爺爺(郭政委)之前在倫敦拍了很多照片,讓我們整理一下。”葛麗特擡頭揚起手中的儲存卡,帶著一臉了不起的表情說道。

於是,伊麗莎白就讓出了筆記本電腦,饒有興致地站在一旁,看著銀發雙胞胎把一張儲存卡塞進電腦,調出一張張照片和一段段視頻——伊麗莎白並沒有參加前幾天的倫敦之旅,所以如今對此略感好奇。

盡管她之前跟著“班納特夫婦”去過一次倫敦,但直接就去了親戚家中,並沒有逛上太多的地方。

然後,液晶屏幕上就顯示出了鐵灰色的霧都天空,招搖過市的馬車,穿著鬥篷和圓筒帽,嘴裏叼著煙鬥的英國紳士,被一層層褶皺布料、花邊緞帶裹得好像大禮包,頭上還插了鴕鳥毛的太太小姐,光線陰暗、布置淩亂的老式商店,還有在酒館裏打保齡球的醉鬼——這個時代的保齡球被稱為“九柱戲”,玩法也不如後世正規,主要就是擺上九個酒瓶子,讓人把木球滾過去,看能打翻幾個……

再接下來,攝影鏡頭似乎轉向了倫敦東區的貧民窟,出現了許多破爛的窩棚、汙穢的道路,以及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人群,看上去渾身肮臟、雙眼麻木無神,宛如集中營裏的囚犯,讓伊麗莎白不勝唏噓。

但是,韓塞爾和葛麗特這兩只看似天真純潔的雙胞胎蘿莉,倒是對此不以為然,“……這又有什麽可同情的呢?如果沒有遇上好色大哥哥的話,我們未來的命運恐怕還不如這些人呢!”

同樣看過《黑礁》的伊麗莎白,頓時想起了這對羅馬尼亞雙胞胎在原著中的悲慘結局,“……啊,抱歉,我忘了你們之前的經歷……確實,這麽小年紀就被賣到國外,真的是太慘了……”

“……其實,就算我們在那時候沒有被賣到國外,估計命運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葛麗特搖了搖頭,從口袋裏摸出一張照片,“……就算沒有在那個時候餓死凍死,多半也只能跟這張照片上的孤兒院同胞一樣,蜷縮在又臟又臭的下水道裏,變成穴居的野蠻人吧……”

——照片上,一名渾身汙垢、膚色慘白的中年女子,正坐在一個遍地垃圾的洞穴裏,腿上還留著注射器,旁邊是一個畸形的小男孩,嘴中叼著毒粉袋子,朝著鏡頭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癡傻表情……照片上的這名中年女子跟《黑礁》中的銀發雙胞胎一樣,也是東歐劇變後流落街頭的羅馬尼亞孤兒之一。

在東歐劇變之前,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統治羅馬尼亞的時代,好大喜功的齊奧塞斯庫曾經頒布過很多令全世界嘩然的荒謬法令,其中就包括禁止離婚、禁止采取避孕措施和禁止自由流產,每對夫妻至少生育四胎這樣幾條,違法者將被視為破壞國家建設的叛國分子,刑罰極為殘酷。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增加羅馬尼亞的勞動力,提高出生率和生育率。但他絲毫沒有考慮到貧困潦倒的羅馬尼亞人民根本無力負擔撫養費用,而且羅馬尼亞的經濟水平也遠遠不足以承擔如此多的人口。結果,這些荒謬的法令直接導致了羅馬尼亞的嬰兒出生率和死亡率雙雙暴漲,大量無力撫養兒女的窮困父母,只得含淚無奈地選擇棄嬰。

最初,這些被遺棄的孤兒,還能被國家收養在福利機關。但是,等到東歐劇變,羅馬尼亞的紅色政權倒台後,整個國家再度陷入動蕩,曾經的福利機構被世界所遺忘,一部分孤兒們淪為人販子的搶手商品,被販賣到了西方歐美國家的紅燈區和各種私人俱樂部,甚至一路遠銷日本、泰國、香港、台灣、阿拉伯和印度等地……《黑礁》之中的韓塞爾和葛麗特,就是這樣一對運氣不好的羅馬尼亞雙胞胎孤兒。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被人販子弄到國外,而是繼續待在祖國的土地上,接下來的命運就會稍微好一些嗎?恐怕也未必——在那個動蕩年代的東歐國家,普通人家尚且三餐不繼、朝不保夕,被福利院拋棄的孤兒們,更是饑寒交迫、走投無路。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城市廢棄的下水道成了他們的庇護所,他們借著下水道內蒸汽管道散發出的熱量取暖,依靠乞討和偷竊獲得食物,勉勉強強地活了下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些躲進首都下水道的羅馬尼亞孤兒,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稱為“穴居人”的特殊群體,很多人都在下水道裏住了幾十年,早已適應了下水道的肮臟惡臭,對這裏的老鼠、跳蚤、垃圾、糞便也熟視無睹。而他們又在這沒有一絲光線的下水道中繼續生兒育女,讓他們的後代在這黑暗的地下世界長大成人。有些孩子從出生直到成年都從未離開過這個地下世界,在這裏又生下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