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2/4頁)

——雖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陸航的飛機,沒有受過對艦攻擊的訓練,但卻都是從北非、中東和歐洲前線撤下來的老練飛行員,掛上炸彈和魚雷之後還是可堪一戰。更別提剩下還有至少四個中隊的海航老鳥……

於是,一瞬之間,攻防之勢逆轉,南裏香小姐指揮的大和號戰列艦,還沒來得及向亡命狂奔的聲望號射出一枚炮彈,就從獵手變成了獵物……首先出現的只是一架卡塔利納水上飛機,遠遠地在天際邊徘徊。對此,南裏香艦長不是很在意,只是繼續緊追聲望號。但接下來,後方的無線電就發來緊急警告:一個龐大的攻擊機群已經從馬爾代夫群島起飛,正在向著大和號的上空撲來!

尚未經歷過真正苦戰考驗的南裏香,頓時有些慌了手腳,只得趕緊放棄對聲望號的追擊,掉頭向東撤退。然而,即使是全速能夠開到四十二節的魔改版核動力大和級戰列艦,也依然是跑不過飛機的……大和號剛剛完成掉頭之後不久,從馬爾代夫起飛的盟軍機群就已經呼嘯而至,發動了接二連三的俯沖攻擊!

這場馬爾代夫之戰的最初,是由大和號尾部三號炮塔的460毫米主炮齊射打響的——用大和號的460毫米主炮射擊飛機,算得上日本海軍的一大發明。為此,日軍專門研發了三式對空彈,又稱燒霰彈或者禮花彈,用白話介紹的話就是開花彈,一炮打出去炸開來無數碎片,可以說是上下左右全方位攻擊,追求的效果不是穿甲或爆炸,而是直接糊你一臉。而且它分散出來的可不是常規的金屬彈片,而是富含各種化學燃燒物質的燒夷彈,每一發三式對空彈打出去,就會在空中爆出一團巨大的流星火雨,宛如絢麗的煙花綻開一般。

然而,這種璀璨絢麗的煙花背後,卻隱藏著足以致命的危險。每一枚三式對空彈爆炸開來之後,都能分裂出數千個碎片,或者說幾千個小號的燃燒彈,把很大的一片天空或海面瞬間化為火海。

更重要的是,每一團禮花的綻開,理論上都能清空掉一大片敵方的轟炸機或魚雷機——在二戰年代,至少是二戰前期的轟炸機編隊,可不像是現代的軍用噴氣機一樣,為了避免碰撞事故,各架飛機之間需要隔開得很遠。相反,由於當時的飛機體積小、速度慢、裝備簡陋,很多早期型號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上,甚至連無線電都沒有,空中指揮官要靠打手勢和旗語來發布命令。所以,為了讓飛行員們相互間能到彼此的手勢,甚至聽到對方的聲音,那時候的機群在編隊出征之際都是擠得緊緊的,臨近投入戰鬥的時候才會散開。

而每一發三式對空彈打出去,就能形成一個直徑三百米的球形空間殺傷範圍。再加上它的射程又遠,能夠在敵機尚未解散編隊的時候就打過去,如果運氣好的話,只要一炮就能幹掉敵人的一個飛行中隊……

當然,在實戰之中,大和級戰列艦的運氣通常沒那麽好。而且到了二戰後期,隨著無線電技術的進步,各國飛機陸續裝上了電台,編隊也越來越分散了。此外,這種含有大量易燃化學品的三式對空彈,裝在大型戰艦上還是個危險源,由於日本人的軍工技術水平不過關,這種三式對空彈的性能非常不穩定,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爆炸了,跟“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差不多一個德行——但如果真的打準了,那麽效果也是驚人的。

——依靠戰術電腦的精確計算,三枚巨彈呼嘯著飛出炮口,穿過一千米的低雲,在大氣層中劃了一個彎度很大的弧形彈道,準確地在來襲的美機編隊中爆炸開來,化成無數細碎的彈片,在空中形成三個巨大的倒碗形流星煙花,散布到廣大的空間,一瞬間就幹掉了整整一打十二架復仇者式魚雷機……

當460毫米主炮射出兩次三式對空彈之後,損失慘重的美軍戰機終於抵達了大和號戰列艦的上空,更加激烈的海空決戰頓時爆發——大和號的所有高射炮同時齊射,組成了三層密不透風的可怕彈幕;護航的兩艘魔改版島風級驅逐艦,也朝著敵機逼近的航線,使用大口徑高炮發射著炮火,構築了兩道火力帶,以驅趕這些空中的死神。密集的高射炮彈在半空中爆發出一片片炙熱的金屬彈片雲,編織著名為死亡的致命羅網,將進入這個區域的美軍飛機一架架擊落。但哪怕是已經看到了許多同僚有去無回,但殺紅了眼的美軍海盜式攻擊機,還是前赴後繼地輪番殺來掃射和投彈,讓大和號四周的海面上不斷騰起一道道醒目的水柱。

如果是在平常情況下,侵蝕了大和號的艦娘蘇菲早已接管自動化防空系統,以絕不出錯的準確率,將一批批殺來的美軍戰機盡數打爆了。然而,如今艦娘蘇菲的本體,俄國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卻在列寧格勒的核爆之中不幸受到波及,艦娘蘇菲的靈魂也隨之遭遇重創,各種超自然能力暫時癱瘓,迄今尚未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