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三)(第2/4頁)

郭政委攤了攤手,“……但問題是,非洲人的種田方式實在是……怎麽說呢?太粗獷了!隨便弄些種子,然後拿一個尖嘴鋤,挖個坑丟種子下去就可以了。個別最懶惰的黑人,甚至連坑都懶得刨了,直接扔到野地裏完事兒。非洲的土地不需要翻耕,土壤不翻耕都很松軟,所以一年的農活只要一星期就能幹完!在剛果和喀麥隆這些地方,路邊很多看上去雜草叢生的野地,實際上很可能卻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農田,但就是這種方式的種植。憑借非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居然還能有不錯的收獲。比如很多我們認知中的一年生農作物,在非洲的大地上都會變成多年生植物,因為熱帶氣候而無休止的生長。中建公司曾經去喀麥隆開展工作,帶了些黃瓜過去,種在駐地旁邊。結果也沒怎麽施肥,這黃瓜就長得跟冬瓜一樣大,種一次能連續收獲幾年。還有辣椒,在熱帶非洲硬是長成了辣椒樹,足足五米高,連續摘了三年都還沒完。等到中國建築隊走了,當地黑人還能繼續收獲……至於土豆就更厲害了,最初只是種了幾顆下去,幾年後就自動變成了一片比廣場還大的馬鈴薯地,都不用靠人工去搞移栽什麽的……”

“……這……既然非洲的土地如此肥沃,為什麽還會糧食不能自給呢?”李維奇怪地反問道。

“……問題是,正因為自然條件太好了,把黑人都給養成懶漢了,完全沒有勤勞的觀念,也沒有積蓄的意識,更不理解什麽是居安思危——古代中國人一年不種田或者絕收了就得餓死,他們非洲熱帶雨林裏各種漿果和堅果多得喪心病狂,就算絕收了,只要往林子裏隨便找點兒野果什麽的,也就湊合過去了。

所以,非洲黑人自古以來就沒有儲藏食物的習慣,反正樹林子裏到處都是吃的,何必要吃不新鮮的東西?結果就是農業技術始終沒有進步,比中國先秦時代的刀耕火種都要落後,也沒有任何改進的動力。

就算是黑非洲農業文明最進步的坦桑尼亞,按照中國人的標準來看,那兒的農民也是一樣懶得出奇——明明可以種三季的莊稼,坦桑尼亞人只種一季就懶得多種了,因為種一季的莊稼就已經夠吃了,還有多余的可以賣到城裏換點兒零花錢,那麽又何必再辛苦呢?曬曬太陽吹吹牛泡泡妞豈不是更舒服?

而城裏的黑人也是一樣。在歐洲,希臘人和西班牙人一向以懶惰而著稱。但若是跟非洲的黑人比起來,哪怕是每天只從上午九點工作到下午兩點的希臘人,都已經算是勞模了——那些黑人都是要求日薪制的,幹一天玩一天算是勤快,幹一天玩三天屬於正常,幹一天玩一星期才算是懶惰。月薪制就根本招不到人了。

然而,熱帶非洲雖然食物豐富,卻不適合種植小麥、水稻和玉米,呃,也有可能是黑人農民的技術太差玩不轉。熱帶雨林的那些果實和塊莖雖然營養豐富,卻很難像大米面粉一樣長期儲存。於是,尼日利亞明明坐擁六億畝至少一年三熟的耕地,居然還要每年從美國進口近千萬噸的小麥和玉米,來供應如拉各斯這類新興的大型城市,購糧費用則依靠石油、礦產什麽的來湊。然後,由於黑人自古就沒有儲蓄意識,非洲國家也大多沒有搞糧食戰略儲備,結果國際糧價一波動,或者財源枯竭沒錢從美洲進口糧食了,他們那邊熱帶雨林裏的鄉下黑人,倒是日子該怎麽過還怎麽過,可城裏那些不種地的黑人,就立刻是遍地餓殍了。”

郭教授如此說道,“……黑非洲的政治家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一方面,美國始終在對非洲進行糧食傾銷——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三大世界戰略,就是石油戰略、美元戰略、糧食戰略。由於非洲各國的政治不夠獨立,根本頂不住美國的糧食傾銷壓力,所以非洲國家平時自己種糧食競爭不過進口糧,又給不起農業補貼。另一方面,現代農業早已不僅僅是挖地扔種子這麽簡單的事兒,而是會涉及到系統的育種、農業機械、農業化工等主要的行業,以及多達數十個的二級行業。而黑非洲的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像樣的鋼鐵廠,無法自行制造復雜的農具;沒有現代的化工廠,無法制造農藥和化肥;受教育率太低,文盲率比舊中國還要高得多,農業技術人員幾乎等於零,根本無法建立自己的大型育種公司;沒有重工業作為支撐,無法制造農用車輛和拖拉機,不能制造水泵和灌溉管道;缺乏自己的水泥工業,所以非洲的灌溉水渠幾乎全部是泥渠,一旦下大雨就要決堤;輕工業同樣極度不發達,所以連噴農藥的噴霧器都必須進口。

總而言之,現代農業是和現代工業掛鉤的,相互之間根本無法分離,落後國家建設工業要從農業壓榨資本,之後才能反哺農業。這種關系有點兒類似於鮮花和蜜蜂。鮮花需要蜜蜂傳粉才能繁衍,而蜜蜂需要吸食花蜜才能存活。非洲人如果想要搞跟中美歐一樣的現代農業,就必須先建立起一整套的工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