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2/4頁)

“……對呀,既然十七世紀的古代中國人和歐洲人,都可以在穿越者的技術支持下,很快實現文明升級。而且在那些穿越者國家裏,同樣也有黑人和印第安人存在。那麽,為什麽換成現代的非洲人和中東人,卻反而玩不轉工業化了呢?不管怎麽說,他們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啊~”

“……這個……首先,那時候的工業水平,跟二十一世紀相比,實在是非常低下,科技樹總共就那麽點兒長,稍微爬幾下就到頂了。即使是穿越者在明末位面那邊建立起的國家,充其量也就是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勉強能夠自己造出蒸汽機而已,連自造內燃機都還是奢望。像這樣的工業水平,在現代地球上是沒有什麽意義的,遇到地理環境條件不適合的地方,連反哺農業都做不到。完全是因為他們那些穿越者身處於一片工業荒漠,憑著這麽落後的工業也能占據技術高地,賺取剪刀差,所以才能發展得起來。其次,即使是在那麽落後的工業文明裏,明末那些穿越者國家之中真正的工業人口,除了穿越者之外,也是以東亞人和歐洲人為主,哪怕他們的國家是建立在美洲和澳洲。至於黑人和印第安人,要麽在牧場或種植園裏做農活,要麽下礦井挖礦,能夠進軍隊當兵的都已經是佼佼者了。”

說到這裏,王秋不由得嘆了口氣,“……雖然種族歧視這玩意兒,在現代社會已經是絕對的政治不正確。但實事求是地說,穿越回十七世紀的中國和歐洲搞工業革命,恐怕還真是要比在現代非洲搞工業更容易!那會兒的中國和歐洲雖然落後愚昧,好歹還是成熟的農業社會。可是在二十世紀的非洲大部分地方,恐怕連農業社會都談不上,只能算是原始社會啊!從農業社會升級到工業社會就已經夠艱難了,換成從原始社會一步登天,那難度更是無法想象——你們還記得吧,當年李維和他那一船人在澳洲折騰了那麽久,後來的穿越者聯盟更是把首府也設在了澳洲。可是自始至終,他們有吸收過任何的澳洲土著成為公民嗎?”

……

眾所周知,人類本來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最初和其他動物一樣依靠狩獵和采集為生。

在地球最近一次冰期剛剛結束的一萬三千年之前,全世界各地的人類曾經都是差不多的社會形態,一樣都是使用石器的狩獵采集團體。但是,再接下來,一部分先進地區的人類脫穎而出,點亮了智慧的火花,發展出了農業和畜牧業,從此以農業文明為起點,真正地告別了蠻荒與蒙昧,拉開了文明歷史的大幕。

這就是所謂的農業革命,雖然因為年代久遠而被人遺忘,但其實意義還遠在工業革命之上!

而另一些地區的人類卻是原地踏步,仍然是使用石器的狩獵采集社會,繼續在蒙昧中停留。

從農業革命開始,全世界各地人類社會的差距,就被極大幅度地拉開了。這不僅有技術和物質上的差距,更有制度和秩序上的差距,還有心理和思維上的差距——畢竟,文明社會終究是要靠人來構成的。

一些地區出現了輝煌的王國和帝國,另一些地區的人類則依然在部落酋長的帶領下整天打獵。文明人和野蠻人的概念開始出現,兩者的糾纏互鬥和彼此融合,成為了相當一段歲月的歷史主旋律。

然後,在傳統農業文明社會運轉了幾千年之後,工業革命又到來了。這是人類歷史的又一次偉大飛躍,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全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會結構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無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因為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對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而工業社會的本質卻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所謂的工業革命,其實是不同層次的統一,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然後是社會革命,最後是文化革命。工業革命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互為表裏。如果沒有社會革命的支撐,工業革命就無法最終完成。就像晚清那些只學西方技術、不肯變革政治體制和社會形態的洋務派,從一開始就注定會走向失敗一樣。所以不能把工業革命僅僅當做是產業革命,而應當從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著眼來進行全面把握。

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看來,工業革命之前的那種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自給自足,社會分工不發達,思想觀念陳舊,迷信權威,懼怕變革,生活節奏緩慢、社會各階層壁壘森嚴的農業社會,就已經是落後得讓人難以忍受了。任何人想要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業社會,就必須在思想上接受機器大工業生產規則和社會化大生產秩序的約束,以及工業文明與城市文明的熏陶,從而逐漸改變農民那種小生產的自由散漫性,與現代市民階層在思想上、觀念上、行為上逐步融合,逐步養成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現代的城裏人之所以會普遍歧視鄉下人,就是因為鄉村裏的很多散漫習慣,跟高度秩序化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