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暗投

解讀《事件中心》

尹燁

華大基因CEO

心臟移植手術能救性命於倒懸,這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渴望實現的一項技術。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已經對這種技術進行過設想。據《列子》記載,志強氣弱的魯國公扈與志弱氣強的趙國齊嬰同找扁鵲看病,扁鵲便用刀剖開兩人胸膛,取出心臟互換。由此看來,將扁鵲肖像用作1987年第二屆環孢素A(器官移植劃時代抗排異藥物)會議的會徽,正是基於這一設想的表達。

直到1967年,這一設想才部分成為現實——世界上的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宣告成功,一顆車禍死者的心臟被移植到一位心臟病患者的體內,重新開始了盡管短暫卻生機勃勃的跳動。1984年,出生13天的美國女嬰接受了狒狒心臟的移植手術,術後存活了三個星期,這是人類迄今在接受動物心臟移植手術後的最長存活紀錄。2016年,異種移植的轉基因豬心臟幫助狒狒存活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似乎意味著科學家可以在技術改良的基礎上獲得人類心臟的替代品,解決心臟來源不足的問題。即便如此,異種移植所帶來的排異反應依然是致命的。

隨著幹細胞技術和3D細胞打印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得到了新的啟發。他們開始嘗試用患者自身的幹細胞培養所需的器官。如此一來,移植到患者體內的新器官不會出現排異反應,術後也不再需要服用昂貴的抗排異藥物。目前,科學家已經成功用幹細胞技術培養出了迷你腎臟和迷你心臟,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不過,要利用這兩項技術完成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依然不是那麽的簡單。人們的擔憂普遍存在於兩個方面。一來,技術雖然具備實現的可能,卻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和完善;二來,圍繞此類器官的使用會帶來一系列關乎人性和道德的考量,一個允許相關技術應用的寬容輿論環境仍然在構建之中。

這雙重的疑慮都在尼迪·奧科拉弗的短篇科幻小說《事件中心》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在小說中,尼日利亞總統豐彌做心臟移植手術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舉國嘩然。與當前科學家的設想不同,《事件中心》為總統準備的人造心臟不再從動物身上求取原料,而是以植物組織為基底,利用自體幹細胞和3D打印技術得到:

首先要用清潔劑清洗菠菜葉子,剝離上面的細胞;剩下的纖維素結構,葉子清透,內部帶有形似動物組織中的血管的網絡,彼此堆疊在一起,形成心臟生長的基礎。
然後,3D打印機圍繞著植物材料用一種“墨水”——這種墨水由病人自身的心臟細胞與一種可生物降解、類似塑料的材料混合而成,打印出一顆心臟來。經過一段時間,細胞增殖,變得強壯,並在菠菜葉子上固著下來,很快這東西就開始跳動了。木博格心臟整日都泡在細胞再生液裏。一旦心臟變得足夠強壯,它就會被安置到一台大小、形狀都與橄欖球相仿的機器上,注入病人的血液。這時,就可以做移植準備了。

根據上文描述,似乎這項技術已經成熟。即便如此,作為第一種疑慮的代表人物,來自美國的主刀醫生伊齊依然對手術的成效感到擔憂。在手術行將完成的最後關頭,她的內心獨白是這樣的:

伊齊皺著眉頭,豎起耳朵傾聽總統胸腔裏的動靜。如果總統死了,她就失去了自己的導師;如果總統死了,她就得搭乘最早的航班飛回美國,她將因失敗和恥辱擡不起頭來;如果總統死了,副總統將接替總統一職,審查部也就玩完了;如果總統死了,尼日利亞觸手可及的美好將一同逝去。她側耳傾聽,想要聽到心跳聲,卻什麽也沒聽到。

即使“這是她目前為止做得最漂亮的一次手術”,施行者也要兩次“傾聽”,好讓忐忑不安的自己安定下來。專家尚不免惴惴不安,普羅大眾對這項尖端技術信心不足也可想而知。

如果說伊齊的疑慮主要關乎技術本身的成敗,那麽總統侄子西必及前任將軍歐奇楚庫借機發動的政變則觸及了該項技術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心臟移植後是否會性情大變,甚至有被控制的可能?這種推測並非是沒來由的臆想。在現實世界中,很多肝移植手術的病人的確在一定時間內出現了性格變化,其根源也許是排異反應造成的內分泌調節變化。

即使身為一名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開明知識分子,總統本人也仍不免有類似的擔憂。盡管勵精圖治,四方結盟,總統卻在重病纏身,需要移植心臟之際,仍為自己能否得到公眾的接受惴惴不安。他向醫生坦誠:“接受這份禮物就意味著,在家裏,我會被看成‘木偶’。就算不這樣看,那也是不完整的人類,只能靠著巫術活下來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