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5頁)

下午離開窩兒山時,杜光輝要求黃支書一定要強化宣傳,使附近的茶農都知道茶場建起來了這個消息。去年冬天大雪,茶葉產量下降,因此收購鮮草時,要提高價格。哪怕賠一點錢,也要讓茶農從茶場加工中得到實惠。這樣,茶場才能擴大,接下來的茶園開發也才能讓老百姓主動加入進來。黃大壯說杜書記這說得在理,不這樣,今年收不到鮮草不說,下一步想建茶園也不大可能。

“那就把價格在算好的成本上每斤加兩塊錢。這部份如果缺口太大,我到時再想辦法。”杜光輝承諾道。

在回縣城的路上,小王說:“杜書記,我還真沒見過像您這樣的書記呢!剛跟您時,我還有些想法。說一個掛職的,跟著沒意思。現在看來,我是跟對了。您這是在做讓老百姓記住的大事呢。”

杜光輝道:“知道了就好。一個人總要做點事。特別是掛職幹部,兩年時間,一晃而過。總得留點影子吧,也總得讓桐山的老百姓提起我杜光輝時,不至於罵我。小王哪,是吧?啊!”

小王道:“像杜書記這樣,兩年後回去一定會重用的。”

杜光輝沒有應,心裏想這當然好。如果說當初自己要求下來掛職,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將來的升職,那麽到桐山這五個月,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不再多想著升職的事了,而是想著怎樣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做點事。只要做了事,心裏就是踏實的。

回到縣委,李長副書記端著杯子過來了。他晃著杯裏人茶葉,問杜光輝:“這茶怎麽樣?”

杜光輝看了下,茶葉很小,基本上都是一葉一芽;湯也是青綠的,而且有些微的黃色。他就知道,這僅僅是早茶,而且不是本地的茶。桐山海撥高,氣候較其它地方要冷一些,這個時候茶葉還沒有出來。就是出來的茶,形也做不出這樣的,顏色也不是青綠,而是微黃中漾些綠。再揭開杯蓋一離,更不是了。春節期間,杜光輝好好地品了品高玉送的幾種桐山茶,對桐山茶的香味了然於胸。他對李長笑道:“這茶不錯,不過,不是桐山的。”

“啊,還真了得?難怪外面有人稱呼光輝書記叫茶葉書記呢。一點不假,這是西江的。桐山的茶還早著呢。”

杜光輝只是笑笑,“我也是現學現賣。在這方面,李書記是行家,我獻醜了。”

李長說:“我那還有一點,待會兒拿點過來。你也喝喝。喝了才有比較嘛。也對桐山的茶葉開發有借鑒。”

杜光輝說那趕緊好,李長又道:“聽說有人正在省裏告一達同志……”

“不會吧?”

“我也只是聽說。主要是上一屆班子裏的幾個老同志。當然,也可能有在職的某些同志。這都不好說,不好說啊!”

“告一達同志?告什麽……什麽呢?”

“主要還是礦山的事。桐山除了礦山,還能有什麽?光輝啊,你可能不知道,桐山有三任書記在礦山上栽了。”

“三任?我可真的沒聽說。”

“那就不說了吧。好好,光輝書記忙,記著等會兒讓小王到我那去拿茶葉,記著。”李長說著端著杯子,沿著走廊回自己辦公室了。

難怪林一達在杜光輝提到礦山的事情時,那麽有情緒;看來礦山是桐山的一個不能隨便揭開的結疤,沒事就別碰它。碰得不好,就像剛才李長副書記所說的,“有三任書記栽在礦山了。”

唉!

礦山真的是這樣的一個危險的黑洞?那些老幹部又為著什麽,到省裏去告林一達?林一達又到底有什麽能被他們上告?

杜光輝想了一會,想不出任何頭緒,索性不想了。

玉樹鄉的茶葉開發報告早已經送來了,杜光輝讓林業局的茶葉站的站長鞏向東,好好地審了下。鞏向東說應該沒問題。上一次,潘清風說立是可以的,不知道立項了沒有?不立項,就難以進盤子。不進盤子,就更談不上得到資金扶持了。

杜光輝打通了潘清風辦公室的電話,正好是潘清風接了。杜光輝說:“潘主任哪,我可一直等著你對我們那個項目的立項意見啊?立項了吧?”

“立了。杜書記交待的事,能不立?已經掛了號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我上次已經跟你說了,要快一些。”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潘主任了。”

杜光輝想最好明天就去找吉炳生副廳長,不然耽誤了時間,就來不及了。但是,找吉廳長,也總得有所表示。最起碼也要考慮一點土特產吧。這個錢,杜光輝不好在縣委辦這邊開支。他就打電話給高玉,讓鄉裏就在那八萬塊錢中拿一點,明天一道去找吉廳長。高玉說行,我帶上就是了。

事情異乎尋常地順利,杜光輝一到省林業廳,就找到了吉廳長。吉廳長在聽了杜光輝的匯報後,問杜光輝:“你是省委宣傳部下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