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外公家(第2/2頁)

老話說多子多福,這句話放在當下的農村,卻完全不適用。

梅秋萍是老大,下面還有兄弟四個,其它三個都結婚成家,早就分家單過,只剩小舅跟著外公成一家。

老大國勝,在家務農。

老二國平,現在過的最好,打小跟石匠學手藝,今年帶著老婆孩子在縣裏租了房子,這兩年自建房的多,他倒是一年到頭都能找到事做,辛苦是辛苦點,幹的也是力氣活,但收入不錯。

老三國興,老婆娘家人的厲害那是出了名的,十裏八鄉的都知道。結婚前這要求那要求的,最後,梅建中幫他買下了村裏的油坊,這才幫老三把兒媳婦娶進門來。油坊在村裏的另一個塆子,離外公家有約莫七裏路,平時也是無事不會過來。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兄弟當中就更患不均!加上老大老二媳婦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公公婆婆給老三買了油坊,她們當然不幹,口口聲聲的說,只怪自己娘家人老實,當年什麽要求也沒提就嫁了,當年為這事那是鬧了好長時間的。

現在老三孩子都有兩個了,她們每次見了老三媳婦不說幾句怪話那心裏是還不舒服的,所以雖然在一個村,但老三一家和這邊的往來著實不多。

當然,兩千多年前,老子就教導我們說,凡事都是有兩面的,這件事也一樣。原本大舅媽和二舅媽平素也是小齷齪不斷的,等到三舅媽進門,這兩個不約而同的摒棄往日的恩怨糾葛,毫不猶豫的攜手,共同對付三舅媽。

所以,誰說男人才是最好鬥的呢?

將來,如果小舅把媳婦娶進門,沒準大舅媽和二舅媽就又會和三舅媽一笑泯恩仇,三人聯手,針對小舅媽——這個可能性挺高的。

小舅還沒結婚成家,現在和外公一起住。他是四兄弟裏最不安分的一個,期期買《武林》,照著上面練武,有一陣還對氣功很狂熱。現在呢,在省城闖蕩,成年的不著家,所以,七十多歲的外公,其實還是靠自己。

馮一平到時,隔壁的大舅家沒人,估計還在地裏忙著。

外公坐在後院櫻桃樹下,兩歲多的小表弟瑞瑞,正跟在條小狗後面追。

“外公!”

梅建中回過頭,原來是大外孫來了。

“不是要開學嗎?怎麽來了?”

邊說邊進屋準備給他倒水。

馮一平把手上的東西遞給他,梅建中埋怨道,“我又不缺吃的,帶這些東西幹什麽?”

馮一平就說,“外公,你有歸你有,這是爸媽他們作為子女的一點心意,不一樣。”

外公有點欣慰,小學剛畢業,這外孫說話就有點模樣。

時間還早,不到中飯的時候,馮一平就搬了張板凳,坐在外公旁邊閑聊。

外公問了父母的身體,特別是母親的,馮一平說都挺好的,問起姐姐,馮一平說,在市裏被服廠也挺好的,年底能回家過年。

其實同村的女孩子有信回來,說姐姐現在不在市裏被服廠打工,和市裏一個女孩子拜了幹姐妹,然後就辭職不幹。

提起姐姐,馮一平還是有些怨言的。小學畢業,剛15歲的馮玉萱無心讀書,隨村裏在紡織廠上班的女孩子一起去了市裏,倒是也找到了工作。

但和她同廠的同村女孩們,每月多少都有錢寄回來,月月不斷,她從來沒有,就信也沒有一封。

前年出去的,一直沒有回家,記憶中是明年年年底才回家過年,自己打扮的很時髦,可是交給家裏還不到一百塊錢。想到女兒那麽小就出去打工,父母是不忍苛責,即使說什麽,她也一句“我願意,你管得著嗎?”給頂回來,還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馮玉萱此後一如既往的靠不住,一直到98年馮一平自己也工作了,她一共補貼了家裏不到五百塊錢,8年的時間,五百塊錢!

馮一平讀中專的時候,是家裏最困難的時候,每月都在為他百多塊的生活費發愁,塆前借到塆後,馮玉萱還是一分錢沒有幫忙。到後來,遇到事的時候,大家提也不提她,家裏好像都忘了,其實還有一個人本來是可以分擔,可以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