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又一次(第2/2頁)

“小叔。”他正走在當年天天走的路上,努力追憶著那一去不回的年華,文華和文輝兩個跑過來,他們兩個能上初中,這間接也是他改變的。

原來因為家庭緣故,他這兩個侄子,讀完小學後就在家裏務農,後來又跟著人去外面打工,最後馮一平的店裏要幫手的時候,他們兩個才固定了下來。

不過,去年年底,馮振昌回家專門找了一趟馮華富,要求至少要讓他們讀完初中,上學的錢他們家先墊著。

“學習怎麽樣?”聽他這一問,兩個侄兒都不說話,那看來都不怎麽樣。

“在班上能排第幾名?”

“21。”“33。”兩個人說這的時候,都有些臉紅,特別是在馮一平面前。

“沒事,”有些事強求不來,馮一平摸了摸他們的頭,“記得用功就好。”

“小叔,我不想讀了,你不是開了很多店嗎?讓我去店裏幫你賣東西吧!”老大文華很認真的看著馮一平。

這也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馮一平記得,在之後的幾年,他們這不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適齡孩子受教育的程度相應提高,而是出現了退步。

比如,他記得很清楚,幾個表弟和表妹裏面,就只有大舅家的蓉蓉讀了一個三本,其它的幾個,特別是表弟們,連初中讀完的都沒幾個。

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他們經常聽周圍的那些人也沒怎麽上過學的,說起在外面打工時所見到的花花世界,看著他們洋氣的穿著,看這他們錢包裏的大額人民幣,就再也沒有苦讀下去的興趣。

恰恰這一兩年學校的學雜費漲的又多,現在的學費,比照馮一平他們的那時候,至少漲了三倍,好多家長抱著讀了三年也考不上高中,無緣大學的念頭,也同意自家孩子早點出去賺錢。

所以,如果以98年為界限做個調查,會發現98年以後,到真正實現義務教育的這一段時間裏,適齡孩子接受完9年制義務教育的百分比,肯定比98年以前的要少。

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現象,但這樣的事,完全在馮一平的能力範疇之外,他管不了。

不管是上大學還是被大學上,只要有這樣的機會,家長們至少還有理由讓孩子讀下去,明擺著讀了三年也白讀,何不早點去賺錢?

不過,別的管不了,眼前的這兩個,他卻能管一管,“我的店裏,現在招的是高中生和中專生,以後就要大學生,你們兩個,至少也要給我讀個中專出來,不然,我讓我爸跟你爸說,讓他把你們兩個帶著,就在塆裏種田,哪也不讓你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