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雜音

黃家鋪。

村後山上晨霧未散,屋旁樹上露珠未幹,蟲子還在草叢裏叫著,炊煙還在屋頂繚繞,村前的公路上都沒有幾輛車通過,村裏的打谷場上,就已經熱鬧起來。

紮著一個沖天辮,穿著自家工廠生產的一套小牛仔服,腳蹬一雙黃色牛皮靴,戴上一頂帽子,就是標準的牛仔裝扮的阿曼達,帶著幾個比她大了好幾歲的孩子,興致勃勃的在打谷場上趕著和牛仔們類似的勾當——追著一群雞跑,“去,去山上吃蟲子,吃了蟲子多下蛋。”

她這話說得,是英文裏夾著些普通話,但就是這個範兒,讓後面那些比她大的孩子,佩服不已,周圍的那些大人,也是沒口子的稱贊。

打谷場邊上,站著、蹲著、坐著好大一圈人,上到白胡子的老爺子,滿嘴牙齒都掉光了的老奶奶,下到還含著奶嘴的小寶寶……幾乎是家家都派出了代表,有些家更是全家出動。

小寶寶不明白媽媽把自己抱到這裏是為什麽,咿咿呀呀的去摸她的臉,旁邊站著的幾條看家狗同樣也搞不清楚狀況,同樣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沖著場中間“汪汪”的叫了幾聲。

因為一個小家夥的到來,黃家鋪今天這一大早,都跟元宵節時鬧花燈一般熱鬧。

“黃大哥你真是好福氣,”一個這會已經穿上了毛線背心的老爺子,跟端坐在那把椅子上,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的黃靜萍爺爺說,“曾孫輩都這麽大了。”

“來,抽袋煙,”他打開自己煙杆上的煙絲袋,“咦,你的煙杆呢?”

老爺子抿了一下嘴,眼睛有些不舍的從老兄弟的煙杆上離開,“今天沒帶。”

“黃叔現在哪還抽那個,”一個拿著個大碗的大肚漢說,“他現在什麽煙不能抽,你說是不是,黃叔。”

“跑慢點,”老爺子朝曾孫女喊了一聲,“我啊,還就是抽旱煙抽得慣。”

那位老爺子已經裝好一鍋煙,“你用我這個。”

“不用,這兩天不是靜萍帶著孩子回家住嘛,我忍兩天,”老爺子又補充了一句,“聽說外面現在講究這個。”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是,忍兩天好。”

這樣的規矩,在這的其它家裏是行不通的,但擱在阿曼達身上,大家又覺得再理所當然不過。

“說起來,我們比一平還會享受啊,又抽煙又喝酒。”馮一平不喜煙酒這事,好多人都知道。

“所以他才能做那麽大的事。”

“要說,這個小家夥真不愧是一平的女兒,你看,你家的那幾只雞,她還真就沒認錯。”又有人變著法的誇阿曼達。

這幾年,黃家鋪的變化也挺大,房子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車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馮一平家的帶動,尤其是他們家在鎮裏投資的越來越多的工廠。

為什麽一直以來,國家一直大力強調發展工業,因為工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太大,而且很容易帶來示範作用。

比如,一個地方如果有了一家成功的服裝廠,可能很快就會冒出好多家,進而形成一個集散地,進一步穩固和擴大在該領域的優勢。

黃家鋪幾乎所有的人家,都直接間接的得益於馮一平家的投資,所以今天圍著的這些人,看的不是黃老爺子,看的都是他的曾外孫女。

只是,跟那小家夥搭不上話,只能跟老爺子說。

“厲害得很,昨天一回家就到處撿雞蛋,撿到一個袋子裏面看得緊緊的,誰都不讓動。”老爺子笑眯眯的說。

“喲,她還會數數不成?”

“可不嗎,”老爺子就是等人問這個,“多少個雞蛋,心裏有數得很。”

“哇。”又一大堆誇獎蜂擁而至。

老爺子聽著也樂意的很。

他們這一塊,一直就算不上富庶,也絕不是所謂的文風鼎盛之地,倒是世道亂的時候,弄槍舞棒的人不少,也還真有在行伍間混出不小名堂的。

但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那個觀念,在這就是傳承得很好。

一個家庭,不管家境如何,只要家裏出了個聰明孩子,那做父母的不管去哪,腰杆都能更直一點,所以大家最喜歡聽到的話,就是誇孩子聰明。

……

聰明孩子的媽媽,這會正被人說不聰明。

“靜萍,本來你說先帶著阿曼達去看看他外公,也沒什麽錯,”二嬸手上麻利的把面擀成薄薄的餃子皮,嘴上也沒閑著,“一平爺爺奶奶都不在,外婆也走了多年,祖輩裏就只有這一個外公,聽說跟一平感情也非常好,你和阿曼達也難得回來一趟,回來後首先去看他,挺好。”

“但那是一平和你一起回來的情況下,回家之前,順道先去外公那裏看看,現在一平不是沒跟你一起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