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消息

當坐在主席台上,在大批媒體的關注下,鄭重的在投資協議上簽下自己的大名後,約翰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站在他身後的馮一平,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笑。

約翰心裏又是一暖。

旁邊,勞爾德的副手,高盛的聯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加裏科恩已經放下筆站了起來,拿著一份協議向他伸出手。

頓時,台上台下都響起了掌聲,閃光燈閃個不停,約翰有些暈乎乎的和科恩交換協議,握手。

他知道,哪怕是多年後,自己也一定會想起這一幕來,因為從這一刻起,自己算是第一次廣泛的被公眾認識,之前在華爾街行內流傳的“基金之王”這樣的稱號,也一定會更廣為人知。

盡管自己有些名不副實,是被老板推出來,但約翰知道,無論如何,這一刻,就是自己的巔峰!

馮一平也用心的鼓掌,能這麽順利,不容易啊!

這個時機,實在是太好了。

要是在平時,想入股高盛,哪會這麽容易?

就是高盛同意,華爾街的其它公司,估計也會想辦法破壞。

至少,他們不會安靜的看著馮一平和高盛的聯合,華爾街的這些公司,有一家算一家,全都見不得別人好。

貝爾斯登賣身,雷曼倒閉,高盛都出了大力,其它的那些公司,在這其中,肯定也都沒閑著。

這條街上的信條是,如果你身邊沒人倒下,那麽,就是你還不夠強。

這樣的無情,這樣的極端利己的觀念,馮一平不認同,但是有些欣賞,至少,他希望自己對此能有足夠的了解——以防有人用這樣的手段對付自己。

因此,他才促成了這次投資。

此外,之所以投資高盛,而不是其它的金融機構,也是看中了高盛的影響力。

華爾街的高管,素來就有出任公職的慣例,但在這其中,從高盛走出的高管又最多,最成功。

美國就不說了,現在不但有高盛的財政部,高盛的白宮這樣的說法,就說隔壁的加拿大,執掌加拿大央行的馬克卡尼,此前在高盛工作了13年之久。

在歐洲,意大利央行的負責人,馬裏奧德拉吉,是高盛的前副總裁。

而現在世行的行長,留著一撇小胡子的羅伯特佐利克,不但國內民眾比較熟悉,因為他在美國貿易代表和主管經濟的副國務卿的位置上,和我們打了頗多交道,對我們的觀感也正面之外,在去年7月1日擔任世行行長之前,他也在高盛工作,擔任國際副總裁……

馮一平非常相信,在以後,依然會有現在為高盛工作的高管,會在美國以及其它國家和國際機構中擔任要職,且一般都會是財經版塊的高官。

同樣,也會有像佐利克一樣的前政府高官,到高盛來擔任高管。

因此,作為高盛的股東和董事會成員,他自然也能利用這些人脈資源。

在國內不說,到了國外,你到了一定程度,不去經營這樣的關系網,那你就是個二傻子。

更何況,單純從商業和投資的角度來說,投資高盛,也絕對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他估計過,到最後,至少至少,回報會超過60%。

在他身旁鼓掌的勞爾德,這時臉上也笑眯眯的,只是,從他借機在馮一平耳邊說的那句話可以看出,他的心裏,顯然沒有臉上這麽高興。

他那句話是,“便宜占盡!”

馮一平一聽,笑容更是燦爛了幾分,“都是談好的,不是嗎?”他也在勞爾德耳邊說了一句。

勞爾德現在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原因,和那50億美元的期權有關。

高盛目前的股價,是125美元,他們原計劃那50億期權的價格是120美元,但剛才經過一番討論,或者說,一番爭論之後,馮一平成功的把這個價格,再降了5美元,變成115美元一股。

這就意味著,馮一平擁有了在將來股價合適的時候——漲得比較高的時候,以115美元的價格,購入4350萬高盛普通股的權證。

這個價格,就別說以後了,就是現在,理論上,馮一平要是選擇行權,每股也能賺10美元,就說輕松入手4.35億美元。

一分錢不出,現在就能套現4.35億美元——這是一筆一開始就是賺的交易。

在國內的三大行都將交出大筆學費的時候,對自己能達成這樣的交易,馮一平有些高興,也有些驕傲。

你們輸掉的場子,我幫著扳回來。

不過,勞爾德的這副樣子,也是故意做給馮一平看的,精到連頭發都沒有了高盛——此前的保爾森沒多少頭發,現在的勞爾德同樣沒多少頭發,而前面的科恩,這位勞爾德的副手,雖然身材高大壯碩,但依然沒多少頭發,他們怎麽可能會同意一筆不劃算的投資?

不然,他們也不會就這筆投資,安排這麽多活動。

他們固然能得到5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更重要的是,通過馮一平的這筆投資,讓廣大投資者重拾對高盛的信心——這個工行當年引入他們作為戰略投資者,就是希望海外投資者能通過高盛而對他們有信心,可以說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