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 兵(第7/8頁)

9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89—90頁。

10 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181頁。

11 孔飛力《太平天國叛亂》,106—107頁;蔡少卿《太平天國革命前夕雷再豪和李元法起義的幾個問題》,認為這些起義並非天地會起義。

12 孔飛力《太平天國叛亂》,106—111頁。

13 同上,113—115頁;《清代名人傳略》,136—137頁。

14 此為簡又文親自考察該地區得出的結論,見簡又文《太平天國全史》卷一,338—339頁;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58頁。

15 郭毅生《地圖》,49—50頁;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90—92頁;郭廷以估計的日期略晚,約在6月10日,見《太平天國史事日志》,182頁;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58—259頁。

16 郭毅生《地圖》,35頁;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88頁注65。

17 《太平叛亂》,143、148頁。

18 《太平叛亂》,144頁。

19 鐘文典《太平軍大旗聯語與歌謠口號》,246—247頁;又見《太平天國詩歌淺探》,13—17、50頁。

20 《太平叛亂》,146頁,據《頒行詔書》,載於《印書》,5b頁。

21 《太平叛亂》,148頁,據《頒行詔書》,載於《印書》,7b頁。

22 《太平叛亂》,146—147頁,據《頒行詔書》,載於《印書》,6頁。

23 《太平叛亂》,145—146頁,據《頒行詔書》,載於《印書》,4b—5頁。

24 《太平叛亂》,147頁,據《頒行詔書》,載於《印書》,6b頁;衛禮賢、貝恩斯譯《易經》,9頁。太平天國早期的旗幟上也有類似的標語口號,見鐘文典《太平軍大旗聯語與歌謠口號》,244—245頁。

25 《太平叛亂》,151頁;《頒行詔書》,載於《印書》,10b頁。

26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84頁;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軍進攻長沙之役》,166頁。

27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84頁、188頁注65;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61頁。

28 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軍進攻長沙之役》,164-169頁;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186—192頁;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98頁。隨著馮雲山、蕭朝貴先後去世,諸王已由五人減至三人;盡管蕭朝貴身亡的消息在太平軍各級軍士中人所共知,但洪秀全還是按常規將去世諸王的名字公布出來。官軍是從抓到太平軍俘虜那裏得到這個消息的,這些囚犯將蕭朝貴的墓葬泄露出來,蕭朝貴的屍首被挖出來,碎屍萬段。參見程演生《太平天國史料,1850—1864年》,31頁。

29 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軍進長沙之役》,170頁。

30 相關人數的計算,參見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進軍長沙之役》,172頁。

31 《清代名人傳略》,537頁;《清史列傳》卷四五,24頁。

32 《清史列傳》卷四五,25b—26頁。

33 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62頁;關於石達開事跡,參見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軍進攻長沙之役》,179—182頁;郭毅生《地圖》,55頁。

34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89、191頁,述及各種圍攻戰戰術;王慶成《壬子二年太平軍進攻長沙之役》,182—183頁。

35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89頁。

36 在戰略思想上,以前曾做過海盜的羅大綱與東王楊秀清看上去不謀而合,參見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41—242、263頁。

37 《太平叛亂》,421—422頁。

38 《太平叛亂》,423—424頁。

39 《太平叛亂》,421頁;據《行軍總要》,載於《印書》,5頁,略作改動。

40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83頁,所述加入水軍的鄉民,離開家鄉一百裏後即分不清方位。

41 《太平叛亂》,417—418頁;據《行軍總要》,載於《印書》,1頁,略有改動。

42 《太平叛亂》,391—392頁。

43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100—102頁;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64—268頁。

44 陳會元《武昌記事》,587—590頁。

45 趙德興《論太平天國的城市政策》,49—50頁;陳會元《武昌記事》,593—596頁。

46 程演生《太平天國史料,1850—1864年》,27—30頁。

47 拉易《兩廣海盜在太平暴動中的作用》,268—269頁。

48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93—194頁注86。

49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108—112頁。

50 《太平叛亂》,185—186頁。

51 《太平叛亂》,183—184頁,略作修改、轉譯。

52 雷特(Rait)《陸軍元帥郭富子爵的生平與戰役》(Gough)卷一,278—279頁;德庇時(Davis)《戰爭時期和締約以來的中國》(China during the War)卷一,2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