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會議(第6/9頁)

[13]

戈爾巴喬夫通往峰會的道路並不容易。他把此次峰會視為外交新政的勝利時刻,可是,在蘇聯一些最有權勢的統治精英的眼中,他這麽做,出賣了蘇聯利益。盡管蘇聯軍官對削減軍費預算一直頗有微詞,可是,比起他的前任們,戈爾巴喬夫和軍方勢力更是格格不入。這些前任中就包括赫魯曉夫,他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初大規模裁減常規武器而被人記恨至今。然而,並不是只有蘇聯軍方認為美國人在與核武器條約相關的幾乎所有主要問題上得償所願,美國重要的外事評論員和90年代中期美國國務院對蘇政策的主要設計師斯特普·塔爾博特也表達了類似感受。

莫斯科峰會剛結束,塔爾博特就在《時代》雜志上發表了署名文章,他寫道:“在《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幾乎所有主要問題上,凡是美國提出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在該條約中,戈爾巴喬夫默然接受了全面劣勢的狀況,至少在短期內處於劣勢。他正在放棄蘇聯的主要軍事優勢,其中包括陸上彈道導彈。同時他也允許美國在轟炸機、巡航導彈和潛水武器方面繼續保有優勢。”塔爾博特真是直言不諱。

可是,戈爾巴喬夫為什麽要簽署一份如此失衡的協議,以至於不但他的國防部長感到不滿,還讓美國政治評論員連番發問呢?塔爾博特給出了答案:“蘇聯讓步這麽多,而美國卻回報頗微的原因很簡單: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歷史上最大的軍火交易,這種交易的價格總是會被壓低。”[14]

條約的內容包括削減雙方用於航空業以外的導彈數量,這樣的規定將突顯美國人在核武器運輸方面的優勢,因為他們在重型轟炸機領域處於上風。戈爾巴喬夫知道,要勸說總參謀部和蘇聯軍工業接受這些協議條款是異常艱巨的任務,於是他把難題擺到了國防部長面前。蘇聯軍方最終還是同意了。[15]

協議的最後一項膠著議題直到莫斯科峰會召開前兩周不到的時間才得以解決。該條款是關於美方是否有權監測蘇聯SS-25導彈的飛行測試。SS-25導彈是蘇聯的第一款移動式洲際彈道導彈,也是蘇聯核武器庫的最新成員,蘇聯人把它叫作“白楊”,美國則稱其為“鐮刀”。它的點火測試在1987年12月已經完成,到1991年7月為止,蘇聯共架起了288枚針對美國的“白楊”導彈,而美國則缺少可以與之抗衡的移動式彈道導彈。

“白楊”導彈形似“香腸”,寬1.7米,長20.5米,置於14輪的導彈運輸發射車上,和其他同類型武器相比,該發射車可以使導彈發射具有獨一無二的靈活性,從而避開偵察。三級火箭載有重達上千公斤的核彈頭,爆破威力為550千噸當量,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

一項關於後冷戰時期的研究,評估了55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在紐約爆炸可能產生的影響。該研究稱,爆炸的結果將導致500萬人死亡,市中心曼哈頓區一半的人將被掩埋在傾塌的高樓瓦礫之中,剩下的人將暴露在致命劑量的核輻射中。沖天烈焰將吞噬爆心投影點方圓4英裏內的一切生命,放射性墜塵將彌漫至長島。

美國人的武器庫裏有足夠多的武器和蘇軍相抗衡,所以他們並不懼怕蘇聯SS-25導彈和它的巨大威力。他們主要的擔心是“白楊”彈道導彈是否能攜帶不止一枚核彈頭,這樣的話,計算將徹底不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和他的團隊,從蘇軍的實力而非意圖出發,為了搞清楚“白楊”洲際彈道導彈是否具備這種能力,他們希望可以在1.1萬公裏內監測“白楊”導彈的點火測試。考慮到美軍在其他核武器上具有的優勢,蘇軍表示拒不接受。可是,最終他們同意美軍監測其他彈道導彈在1萬公裏內的測試,但是仍然不同意將監測範圍再擴大1000公裏。[16]

戈爾巴喬夫希望在他動身前往倫敦參加1991年7月16日召開的“七國集團會議”之前,美蘇談判人員可以解決所有分歧。第二天,他打算會見老布什和其他“七國集團”的領導人,向他們提出間接財政援助的請求,以挽救囊中羞澀的蘇聯經濟。1991年7月17日,就在戈爾巴喬夫計劃會見老布什之前,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已經不情願地簽署了協議,接受了美方要求。通向莫斯科峰會的道路終於完全打開。戈爾巴喬夫正式邀請布什前往莫斯科,美國總統也欣然同意盡快訪蘇,他們定在7月底,老布什去緬因州度假之前舉行會晤。[17]

在7月30日和老布什在莫斯科的第一次會談中,戈爾巴喬夫敦促他的客人幫助蘇聯盡快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因為該組織能給蘇聯經濟提供財政支持。在倫敦會談中,戈爾巴喬夫拒絕將《削減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和請求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財政援助聯系起來,避免給外界造成印象,他正出賣自己國家的戰略利益,以此換得美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