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海外荒蠻之地

十月中旬,方臘抵到益都。此時北地飄雪,已然冰寒入骨。陸謙在逼仄的齊王宮中擺下大宴,鄭重相迎方臘一行。

席上雙方不談正事,只閑話家常。宴後他又獨留方臘、方毫父子在宮中安歇醒酒,一覺醒來天色都已經暗下,陸謙又留方家父子用了晚膳才放出宮。

後者就擺在方金芝住處,算作翁婿間的一場私宴。那一些話自然就可以說出道出來了。

方臘再度相求琉球【灣灣】而不得,知曉陸謙心思已定,是萬難有改,心情郁郁不樂。待與陸謙夫妻告辭,被人送出宮時,北風停止,滿天無半點星光,黑暗之中雖有點點火光照明著,卻是冷氣加重,此時二更將近,清掃積雪的小太監早已經回屋去,地面上的積雪要在明日黎明時候才做打掃,如今已鋪上了薄薄一層。

父子二人回到國賓館,都毫無睡意,方臘遂叫人在房間裏點起了兩枝大燭,和方毫隔案對坐。再叫人搬來一甕西域進獻的葡萄酒。

“如今這般局面,二郎以為當做何解?”方臘的頭很疼。

他一百個不想離開中原,中國人戀家,人離鄉賤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前一章才說,那海外封國必須需要大利益才能叫國內的破產失地之人甘心遠赴千裏萬裏之外。但局勢所迫,他無能抗拒梁山軍的重壓。那陸謙那一副想把他們趕得遠遠的樣子,叫他潛意識裏就有些發毛。

江南並不閉塞。那緊挨著杭州的明州【寧波】之地也有無數海商。方臘早就把爪窪和三佛齊給打探清楚了。有稱王建制者,且尊崇佛教,這再是荒蠻之地,也似是可行。

且多有人言,彼處物產豐富,無有寒冬,無有嚴寒,一年四季如春夏,故而遍地的果林,各類瓜果繁多,隨手可摘,食之不盡。若是只說如此,可以算是一天堂之國了。

可有好就有壞。那裏的壞處就是全年高溫多雨,以至於瘴厲彌生,毒蟲遍地,夜裏睡覺,保不準第二天枕頭邊就盤著一條毒蛇,稍有不慎便就無可挽救。

“形勢不由人,也無可奈何。”方毫看了父親一眼。他知道方臘不願意離開中原,去那荒蠻瘴癘之地,誰想去啊?他也不想去。但對比去南洋那立國,方臘更不願意去死。

“現今等待我軍的只兩條路,其一是聽從陸國亨調遣;其二便是與之為敵。”何去何從,在陸謙打定主意不改變時,那很容易做出選擇。

前者好歹有著生機,還兀的不少;後者卻是十死無生之路。

“我摩尼教能順利起事,席卷江南各地,勢如破竹。靠的便是陸國亨之策。”摩尼教鼎盛時候的地盤遠比正史中的地盤廣大,比之水滸中的地盤也自廣大,陸謙當年忽悠他們的《太平大法》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

但也就如歷史上的洪秀全他們一樣,起義成功後的摩尼教首領,紛紛被榮華富貴所腐化。吃穿用度都講起了排場和奢侈,可當地底層小民的生活卻不見起色。

“固然如今的江南之地比起趙宋時候是沒了花石綱和供奉局,在稅賦和壓榨上可謂壓力大減。然我等的造反也讓江南民生經濟陷入了絕境。江南魚米之鄉的民生經濟走的從來都是外向型。”

方毫嘴裏冒出一個從益都這兒學到的詞匯——外向型經濟。

江南的絲綢、瓷器與糧食等,那都需要運轉起來,才能聚集起巨量的財富。但方臘的造反叫江南商路斷絕,向南向西和海外是全都完蛋了,只有向北與陸謙交易。而這南北交易在早期還徑直掌握在兩邊政權的手中。

經濟的局限和摩尼教內政內治方面的糟糕水平,已經將方臘的‘民心’消磨個七七八八。特別是在有江北做對比,現在又有被梁山軍控制的小半江南做對比後。“人心是不知足的。一山望著一山高。那陸齊治下的百姓日子過的愈是紅火,我等就越失民心。”

現在民心都已經快沒了,或者說是民心向北。如此的摩尼教軍與梁山軍廝殺,那就是拿雞蛋碰石頭——自尋死路。而不想死,就只能乖乖聽命。

“父親,胳膊扭不過大腿。以我看,與其在這兒跟陸國亨較勁,倒不如請妹妹說項一二,叫陸國亨給我們劃一塊好地方。”方毫說著就用手指沾酒,在桌面上劃出一副南洋的大致輪廓圖。

那可不僅是三佛齊和爪窪,還有麻逸,也就是菲律賓和中南半島。

“這看著巨大,但父親別忘了北朝朝堂上的文武重臣。自然,他們不可能個個都就藩於海外,稱孤道寡。可細細數來卻也為數不少,兼之陸國亨的兒子,那怕是要有三五十人之多。”

如此看著這堪稱廣袤的南洋就也不大了。

陸謙並沒告知他們,自己的兒子是不會分封到南洋的。北面和西面有的是廣袤土地,就是日本都可立為一國。彼處此時還只有五百萬人口,想要征服和消滅並不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