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海外荒蠻之地(第2/3頁)

方臘長嘆一聲,“我輩且是這等去處,孰不知那王慶、田虎、鐘相之流,又當被趕去那裏。”潛意識裏,方臘覺得陸謙是不會叫他們得意的。

卻不知道被他念叨的王慶,此時剛擊敗楊再立。奪取沅州、靖州兩地,讓荊湖南路之地徹底為梁山軍所有,之後興沖沖的向益都趕來。

沅州、靖州與那桂陽監、郴州一般,多溪峒州蠻。實則就是後世的侗族。

與瑤族、苗族等一般,都是古百越人的一支。從春秋到秦漢,在這裏活動的少民就被喚作“越人”、“黔中蠻”、“武陵蠻”;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又被侮稱為“五溪蠻”或“蠻僚”,唐宋時則被侮稱為“溪峒州蠻”。

而作為一單一民族,侗族始於隋唐。那是侗族中的上層人物、酋長或首領開始歸附中央王朝。唐王朝在“峒區”開始設立州郡,建立羈縻政權,任命當地的大姓首領為刺史。唐末五代時期,封建王朝衰落,無力統治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侗族中的大姓土豪自稱“峒主”,分管誠、徽二州,轄十個峒,後世的靖州、會同、芷江、綏寧、通道、黎平、錦屏、天柱等地均屬“十峒”範圍。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峒首領楊通寶向宋朝“納土”。直到大觀二年(1108年),靖州西道楊再立獻土地,周圍三千余裏,戶四千五百,有民一萬一千。

時至今日,“峒主”們創立城池,比附王民,也就是漢人,建立學堂。已經從“峒丁”慢慢地變為“熟戶”。但峒主的權利卻從不曾有過變化。他們就好比明清時候的土司,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他們就是一切的主宰,他們就是土皇帝。

陸謙年中撤軍,卻不意味著將衡陽以南的廣大地區盡數放棄。而是叫郭永著手組建省守備軍,與解寶、鄒淵所部相互配合,攻伐桂陽監、郴州、道州。叫鐘相、王慶二人從邵州出兵,征討西南諸州。如沅州、靖州、武岡軍、全州、永州等地。

這段日子王慶固然更多的心思放在征討之上,卻也不是真就兩耳不聞窗外事。那陸謙與方臘之間的暗自勾當,他早就有耳聞。陸謙對他也沒有遮遮掩掩,只是在最終的分封之地上有所隱瞞。

陸謙對他說了一聲大理,叫王慶欣喜若狂。

大理雖也是域外小國,然彼處立國已近二百年,百姓久沐王化,多受中原熏陶,可是比海外要勝過十倍。

至於陸謙所說的,二虎競食,勝者可居大理。叫他與鐘相競爭,王慶是半點不怕的。

那鐘相軍之手下,許是多在洞庭湖周遭過活,慣於了操舟弄舵,這離開了洞庭,離開了水流,南下廝殺,進展遠不及王慶。後者自是高興。

陸謙對於地方少民的態度一律是順者昌,逆者亡。他到不是要立刻就改土歸流,但也不是以其酋長赴闕,定其地之可以立官者,與其人之可以入官者,大處為州,小處為縣,授官世襲,許以羈縻。而是要設立州縣,土流並治。

且對於各峒主授官極小,又叫他們名義上歸於州縣之下。綜合考之,這是很觸動少民貴人自身利益的事情。

他們這些人當然知曉土流並治就是改土歸流的前奏。許是這一前奏會持續很久,待到結束時,他本身,他兒子孫子都可能不再了。但這終究是壞苗頭。

各個峒主自然不滿。

如是就要揮兵征討,王慶不及年底,便就徹底掃平了沅州、靖州和武岡軍,完成了任務,對比旁邊一團糟糕的鐘相來,如何不振奮不高興?

與方臘更是沒有共同言語。就像李助勸說之言,“歷朝歷代爭龍時候,擅自僭號者,多難有善終。主公尚且能稱孤道寡,自稱一國,何其之幸也。”此話深合王慶之心。

這般進到十一月末時,挨了王慶一擊後再也無心去堅持的方臘,終於與陳觀談妥。待陸齊混一天下後,摩尼教軍南下三佛齊國。

眼下,摩尼教軍於陸路讓出杭州以南地區,讓出歙州,於海路上,讓出舟山群島,集結水陸軍馬,全力進攻台州等地。

大事敲定之後,陸謙聽聞結果,笑的就如偷了一只雞的狐狸一樣。只見牙不見眼。

如此時候那“三請三謝,三進三辭”已過其二。

北地早就被嚴冬苦寒給湮沒,因女真與契丹軍的開戰,且局勢明晃晃的對契丹不利,以至叫更多的難民在冬季時候湧入了涿州。

而西北地區,陸謙以修渠有功,擢孫昭遠為咁肅行省巡撫,正是以李彌大為關中行省巡撫。

加魯智深為鎮西將軍,自江南歸附的西軍,過半歸入魯智深治下,為關中、咁肅兩省守備軍。余者編入五軍都督府,使其轄下兵馬達二十萬眾。

增正白旗,以靖州侗人首領楊再立為旗主,編戶為奴,添為山地勁旅,助齊軍征討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