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爆發(第7/7頁)

德國還需按下最後一個戰爭按鈕。德軍不可能真的直接進攻法國,因為在並不長的法德邊界上,雙方的防禦工事都非常強大。德軍只能通過比利時平原侵入法國,可比利時是個中立國,而且它的中立地位得到了包括英國和德國在內的列強的保證。如果德國入侵比利時,英國人會采取什麽樣的行動呢?根據條約義務,這種情況只能被怒斥為戰爭行徑。時任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立刻命令皇家海軍進入待命狀態。歐洲東面的某個危機,會在西面引發戰爭,這就是1914年時的形勢,人們對此早有預見。研究一下威斯特伐利亞地區[36]的鐵路情況,就完全能夠意識到德軍會在戰時入侵比利時。但從許多方面來看,英德之間的戰爭都是不可思議的。德國已是一個榜樣國家,有著歐洲最大的社會民主黨、最出色的地方政府和最優良的教育系統。那麽,為什麽英國還要站在俄國一方與德國作戰呢?正像在1939年出現了德軍數量翻了兩番這種情況一樣,英德開戰的原因幾乎不需解釋。德國打造了一支直指英國各港口但卻完全沒有必要的海軍,並不斷對俄國和法國進行攻擊性行動。英國內閣成員對於所發生的事情有著完全正確的看法。他們認為,自1850年以來,英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問題就是選擇德國還是選擇俄國。如果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現身《布列斯特和約》談判現場,並表示英國並不反對德國控制歐洲,而且,如果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利益得到保障,情況又會怎麽樣呢?麻煩在於到了那個時候,已經沒人相信德國人了。當時英國政壇最聰明的人物戴維·勞合·喬治[37]曾說過,一個控制了俄國資源的德國,將不可被打敗,也將難以控制。如果德軍沒有入侵比利時,那麽,英國海軍無論如何都會致力於保衛法國大西洋海岸的安全。而德軍侵入比利時,給了英國充足的理由進行幹涉,也使許多(盡管不是全部)持懷疑態度的人啞口無言。8月4日,英國政府發布一份最後通牒,要求德軍撤出比利時。但德國政府一直沒有給予答復,這樣,這場歐洲戰爭就變成了一場世界大戰。

說明:

1 法國能夠抽出資金,部分地是因為在當時的歐洲,只有法國的人口在1870年到1914年間幾乎沒有增長,本該為人父母的人們瘋狂儲蓄。

2 帝國主義思想讓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教授跟班們更強大,這當然是事實,但代價也是巨大的。在這個問題上,韋伯本人也學到許多東西。在那次就職講演之後,韋伯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並吸引了一位非常聰明女性的注意,她把他帶入了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世界。在當時的大部分時間裏,他的精神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因此,他似乎明白了教授和博士們真的無法壟斷智慧。他更成熟了。1914年,德國文化界的一千多位重要人物,幾乎都在一份“知識分子請願書”上簽了名,支持韋伯在就職講演中提出的主張。而韋伯本人則到西線做了一位醫療助理。

3 甚至黨員要身著特殊制服的想法,希特勒也是從墨索裏尼那裏學到的,墨索裏尼選擇了黑衫黨服。在當時堆放著各色制服的市場中,他碰巧看中了褐色制服。這批貨物是為在東非的德軍準備的,並被存在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個地方,一位很有膽量的奧地利人獲得了這批制服並運回歐洲銷售。

4 有幾位具有中歐血統的人士著有關於20世紀的傳記,裏茨勒的傳記是其中之一。裏茨勒是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學識淵博,寫有討論巴門尼德的著作,也是普魯士研究院院長(直到希特勒上台時為止)、畫家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的女婿。他曾任職德國外交部新聞處,並成為了貝特曼·霍爾維格的私人秘書,與後者共處了很長一段時間。在1917年,由於貝特曼·霍爾維格下台,裏茨勒成為了外交官,負責安排列寧抵達斯多哥爾摩有關事宜。接下來在經過一番籌劃之後,他又在20年代與支配德國的社會民主黨人建立了聯系,並成了社會民主黨人艾伯特總統的私人秘書。但他政治上“左傾”,並成為了新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教授。在1933年,裏茨勒移民美國,並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在芝大期間,他曾利用其影響力否決了卡爾·波普爾——當時還是身在新西蘭的流亡者(來自奧地利)——教授職位的候選資格。1945年,核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為抗議投放原子彈,想與羅斯福總統直接取得聯系。他需要一封介紹信,為此,他尋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支持,並得到了幫助,這促成了他與埃莉諾·羅斯福面談。可是,羅斯福總統本人隨後就去世了。愛因斯坦的介紹信轉給了羅斯福的接替者杜魯門。但杜魯門總統安排了一個判斷投放原子彈是否合乎道德的委員會。庫爾特·裏茨勒不相信杜魯門竟然成了總統。他的建議是支持投放原子彈。

[8] 帕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行政系統裏的高級官員,通常是指總督、將軍及高官。——譯者注 [9]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也稱《布列斯特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蘇俄政府與同盟國於1918年2月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簽訂的和約。和約的內容對蘇俄政府是一個直接和沉重的打擊,但隨著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該和約自動成為一紙空文。一般認為,這是蘇俄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各國的矛盾,使新生的蘇俄政府有了鞏固政權的時間,為此後維護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譯者注 [10] 烏拉赫公爵是威廉的父親,符騰堡王國的威廉一世獲得的爵位,他是第二任烏拉赫公爵。——譯者注 [11] 明道加斯二世(1864年3月3日~1928年3月24日),即烏拉赫的威廉,全名威廉·卡爾·佛羅萊斯坦·格洛·克萊申提烏斯(Wilhelm Karl Florestan Gero Crescentius),第二任烏拉赫公爵,1918年7月11日被選為立陶宛國王,四個月後立陶宛君主制覆亡。——譯者注 [12] 意大利戰線,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到1918年在意大利北部進行的戰事。交戰雙方是奧匈帝國和意大利。——譯者注 [13] 費迪南德·保時捷(1875~1951),又譯為費迪南德·波舍爾,是德國著名的汽車工程師。他從未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憑靠興趣自學成才。他是汽車發展史上的革命性人物,保時捷公司的創始人,曾先後參與戴姆勒–奔馳公司和大眾汽車公司的建立和運營,也是甲殼蟲汽車的設計者。“二戰”期間因與納粹合作,戰後曾被定為戰犯,後獲釋。——譯者注 [14]  卡波雷托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10月24日到11月9日,德奧聯軍與意軍在卡波雷托地域(今斯洛文尼亞的科巴裏德)進行了一次戰役,這是“一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山地交戰。戰鬥伊始,德奧聯軍迅速突破防線,縱向深入北意大利100公裏,意軍損失慘重,後在英法11個師的馳援下,意軍阻止了德奧聯軍在皮亞韋河的攻勢,並在11月底穩定了戰線。——譯者注 [15] 三月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8年3月21日到4月4日,德軍在西線對英軍實施了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戰役的目的是分割英法聯軍,並迫使英國退出戰爭。在近半個月的戰鬥中,德軍曾楔入英法聯軍防禦陣地80余公裏,逼近交通樞紐亞眠,雙方傷亡慘重,但德軍沒有達到戰役目的。——譯者注 [16] “泛德意志聯盟”,又稱“泛德意志協會”,成立於1891年,宣傳日耳曼民族優越論、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征服世界的狂想。到“一戰”爆發前夕,已有成員兩萬多人,人數雖不多,但基本上由容克貴族、工商業家、軍官、律師和教授組成,在當時眾多沙文主義團體中能量最大。——譯者注 [17] 英法協約,又稱摯誠協定,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國和法國簽訂的一系列協定,它標志著兩國停止關於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沖突而開始合作對抗新崛起的德國威脅。在協定中,雙方就一系列國家和地區的控制權達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馬達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羅(泰國)等地。協約同時也對兩國在“一戰”中的政治和軍事合作奠定了基礎。——譯者注 [18]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1890~1969),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二戰”期間美國駐歐洲盟軍司令,戰後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美國第34任總統(1953~1961年)。——譯者注 [19] 軍事–工業復合體,也稱軍事–工業國會復合體,中文語境中也簡稱軍工復合體,是艾森豪威爾總統在告別演說時使用而後普及的用詞。在美國外交中,它指的是侵略性的外交或軍事政策中獲益的某些特定的利益集團。軍事–工業復合體的社會實體主要由四部分構成:行政部門內的軍事機構、工商業、國會、學術和學科團體。這四個部分之間是有組織的、互補的利益關系。由於這些互補利益的存在,軍工復合體推行遏制和威懾的對外政策,是軍備競賽和武器擴散的重要動力源。——譯者注 [20] 加富爾(1810~1861),撒丁王國首相、意大利王國第一任首相。1852年11月出任撒丁王國首相。1859年1月與法國拿破侖三世簽訂秘密條約,締結反奧同盟,條約規定:法國幫助撒丁王國擊敗奧地利,建立北意大利王國;撒丁王國把薩伏依和尼斯割讓給法國作回報。當年4月撒丁與法國聯合對奧開戰,取得勝利,收復倫巴底,但將薩伏依和尼斯割讓給法國,遭反對,加富爾被迫辭職。1860年復首相職,利用高漲的人民革命形勢,推動托斯卡納、帕爾馬、摩德納與撒丁王國合並;同時又利用加裏波第對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忠誠,將西西裏王國並入撒丁王國,實現了意大利的統一。意大利王國於186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後,加富爾出任第一任首相。同年6月6日在都靈病逝。——譯者注 [21] 兩次摩洛哥危機,指在1905年和1911年,英法德等歐洲列強在摩洛哥的控制權問題上發生沖突引發的危機,兩次危機強化了英法關系,激化了德國與英法的矛盾,是導致“一戰”爆發的重要因素。——譯者注 [22] 第二次巴爾幹半島戰爭(1913年6月16日~1913年7月29日),是指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年)中獲勝的巴爾幹半島各國,因分配不均而發生的內部戰爭。戰爭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門的內哥羅(黑山)、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帝國為另一方,保加利亞認為與土耳其作戰中他們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因此在奧匈帝國的支持下,保加利亞便於1913年6月29日向塞國及希臘宣戰。保加利亞不久就陷入困境,因為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也宣布參戰,並加入塞爾維亞一方。土耳其為了收復亞德裏亞堡,也從東進攻。在四面受敵的困境下,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戰爭不但沒有解決巴爾幹半島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銳化。因為經過這次戰爭,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阻礙了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而巴爾幹戰爭推動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民族解放運動。兩地人民要求擺脫奧匈的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並,必然引起奧塞之間的沖突,同時俄國則借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奧塞沖突不可避免地要導致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軍事沖突。致使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譯者注 [23] 這裏所說的意大利戰爭,即指1911年9月到1912年10月的意土戰爭,又稱的黎波裏塔尼亞戰爭或利比亞戰爭,是意大利為奪取奧斯曼帝國的北非省份——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今利比亞)而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在戰爭中意大利開創了使用飛機完成軍事任務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國的矚目和效法,從而大大促進了軍事航空事業的發展。意土戰爭開創了飛機參戰的新紀元。——譯者注 [24] 利曼·馮·桑德斯(1855~1925),出身於波美拉尼亞斯托爾普的莊園主家庭,是一位改宗的猶太人。因此,按照呆板的德國政府思維,他是處理以奧斯曼帝國解體為核心的東方問題的合適人選。從1913年到“一戰”結束,他長期任職奧斯曼帝國陸軍高層,對該國軍隊的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並曾指揮該國軍隊在“一戰”中取得很多戰役的勝利。“一戰”後曾遭拘押,後無罪釋放。1925年病逝於慕尼黑。——譯者注。 [25]  恩維爾·帕夏(1888~1922),原名馬特·伊斯梅爾·恩維爾,青年土耳其黨人領袖。在1908年的土耳其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的三巨頭之一。“一戰”帝國失敗後,他流亡蘇俄,因在中亞從事反對蘇俄的活動。1922年8月4日在帕米爾高原被蘇軍擊斃。1996年8月4日,土耳其共和國政府將他的遺骸從塔吉克斯坦接回,為其舉行國葬。——譯者注 [26] 青年土耳其黨,1889年5月,伊斯坦布爾醫學院的學生建立了一個反專制統治的團體,取名奧斯曼同盟,後改名為同盟進步委員會,歐洲人稱它為“青年土耳其黨”。很快,許多青年學生、軍官、知識分子和國外流亡者參加了該黨。青年土耳其黨代表資產階級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張保持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專制制度,要求恢復1876年憲法。1908年該黨控制了馬其頓地區的部分軍隊。1909年年初領導和發動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4月該黨執掌政權,隨後推行大“奧斯曼主義”,鎮壓帝國境內民族解放運動,對外奉行親德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加入德奧同盟國集團作戰,戰敗後於1918年10月簽訂喪權辱國的《穆德洛斯停戰協定》。——譯者注 [27] 多瑪巴切皇宮,是奧斯曼帝國後期仿歐式建築建造的皇宮,又稱新皇宮,始建於1843年,1856年完工,位於今伊斯坦布爾歐洲部分,能夠俯瞰博斯普魯斯海峽。它是奧斯曼帝國最後6位皇帝生活的地方,也是土耳其共和國國父凱末爾生前生活和辦公的場所。——譯者注 [28]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1856~1921),德國政治家,於1909年至1917年間任德意志帝國首相。——譯者注 [29] 裏加,今拉脫維亞首都。——譯者注 [30] 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1862~1911),俄國政治家。曾任格羅德諾州和薩拉托夫州州長。因鎮壓農民起義受尼古拉二世寵信。1906年任首相兼內務大臣。1907年發動“六三政變”,解散第二屆國家杜馬,建立軍事法庭殘酷鎮壓工農群眾,從而開始了“斯托雷平反動時期”。但他推行土地改革,使得200萬農民退出村舍,成為富農,活躍了當時的經濟,史稱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911年遭社會革命黨人暗殺。——譯者注 [31] 阿爾弗雷德·格拉夫·施裏芬(1883~1913),德軍陸軍元帥,卓越的天才戰略家。1891年到1913年擔任德軍總參謀長,提出過著名的“施裏芬計劃”。——譯者注 [32] 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1906~1990),20世紀英國最著名和最具爭議的歷史學家之一。積極介入現實政治,是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一生著述頗豐,其中《德國歷史進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好評如潮,卻也爭議不斷。——譯者注 [33] 波蒂奧雷克,也譯為波提奧列克,1913年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擔任奧匈帝國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總督。1918年6月28日,他邀請斐迪南大公到薩拉熱窩進行檢閱,由於這一天是塞爾維亞於500年前被土耳其打敗從而喪失獨立地位的紀念日,因此在這一天閱兵被認為是對塞爾維亞的挑釁。由於大公曾阻止患有神經衰弱的波蒂奧雷克接替一位年老的崇拜者出任總參謀長,因此兩人成了多年的對手。鑒於此,有理由懷疑波蒂奧雷克是暗殺斐迪南大公的共謀,不過在“一戰”爆發後,波蒂奧雷克卻成為了奧軍進攻塞爾維亞的指揮官。——譯者注 [34] 沃伯格家族(Warburgs),發跡於德國漢堡,與羅斯柴爾德家族一起被稱為“猶太皇族”。該家族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得到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幫助和支持。但總體上來說,自從16世紀以來,沃伯格家族在德國銀行業已經活躍了幾百年。到了20世紀,沃伯格家族走出德國,不僅對美聯儲的建立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也對“二戰”後的歐洲債券市場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貢獻。直到現在,沃伯格家族的後人仍在西方金融界續寫著傳奇。——譯者注 [35]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土耳其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海峽全長334公裏,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海峽不僅是黑海周圍國家的出海口,也是多瑙河沿岸國家對外聯系的通道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譯者注 [36] 威斯特伐利亞地區,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德國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全部及下薩克森與黑森兩州部分地區。——譯者注 [37] 勞合·喬治(1863~1945),英國自由黨政治家,“一戰”期間領導英國戰時內閣,並主導戰後的《凡爾賽和約》的簽訂,是英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人物。——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