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以夷以制夷(第5/7頁)

“我們不能,亦能借旁人之力,叫旁人助我們一臂之力。”周屈繞回了一開始他提出的主意,且讓蕭寧細細想來,這個主意可行不可行。

“以夷制夷,合夷制夷。”蕭寧既知周屈何意。

周屈立刻與蕭寧說起,“正是。我國既臨於胡人,胡人處必也有無數的他國之人。我們不妨繞著西胡的周圍轉一轉,了解究竟除了西胡外有多少國,他們能否與我們聯盟。”

對世界所知太少,也局限了他們的想像。

“聞殿下立鴻臚寺,道將來必有萬邦來朝。殿下亦明了,國外有國,我大昌雖在,並不是獨一無二。”

周屈亦是一通百通的人,觀蕭寧行事,便明了蕭寧看到的從來不僅是眼前,而是更長遠的未來。

正是因為如此,他有機會出現在蕭寧的面前,能同蕭寧一起為這個剛建起的大昌朝做些事,他滿懷希望。

“不錯,我是有此意。可至今為止,沒有人願意走出去,你明白這意味著什麽?”蕭寧懂周屈的意思。可是一個外交官,更是要開拓古今的外交官,哪裏是好找的。

想想絲綢之路是怎麽開拓出來的,由此而始,萬邦來朝。但這過程又是何等的艱辛?

就這交通不便,動不動都有可能水土不服死人的環境,走出去,能不能再回來,誰敢保證?

是以,若沒有視死如歸的勇氣,還有過人的膽識,蕭寧能隨便讓人去嗎?

“在下願往。”周屈便是來自薦的,只要有人支持他做,他便為大昌走出一條完全不同於往的路。

蕭寧還沒來得及開口,程永宜竟然也道:“殿下,末將願同往。”

周屈也就算了,這可不是一時興起的人,能來找蕭寧定是想好的。程永宜知道這其中的意義?瞎湊熱鬧來的?

“望殿下成全。”周屈想請之,不想一個程永宜更快!

周屈拿眼瞅了這一位好幾眼,不難看出他的驚愣。

蕭寧顯然亦是如此,一開始不打算細問的人,這一刻蕭寧也忍不住了,且問:“你知此舉何意?”

“開通天下之路,合他國之民,共計胡人,令其不可再犯大昌。”程永宜嘶啞的聲音卻分外的吐字清晰,鄭重與蕭寧作一揖,證明他並不是一時興起才提出的,他知道要做什麽。

“周先生相貌奇特,亦為人所銘記。遠行若為人記下相貌,對大昌而言並不是好事。且此行兇險萬分,亦需要兵馬同行,末將與殿下自請,望殿下成全。”程永宜分析情況而來,周屈對於程永宜算是隱晦地提起他的相貌一事,亦淡然處之。

人之相貌非他所能決定,但他可以讓天下人看到他的本事,知他的能力與他的相貌並無太大的幹系。

程永宜分析得不錯,他這一張臉太特別,定能叫人印象深刻,若是踏入他國之境,為他人所記下這張臉,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周屈並不精通武藝,保護自己都成問題。遠行可是要穿過胡人之地的,這種情況下如何行事就值得討論了。

蕭寧頗是驚訝,“遠行在外,不通語言,甚至此行兇險萬分,或許終此一生你們都未必能回得來,你依然要去嗎?”

和周屈不同,周屈打從考慮到這個問題開始,便知道他所面臨的究竟是什麽樣的環境;程永宜不一樣。年輕的少年,他甚至不知道將要面臨的究竟是什麽。是憑一口氣支撐到現在,亦或是經過深思熟慮,蕭寧亦想知道。

“殿下莫不是忘了,末將原不過是一個乞丐出生。若沒有陛下和殿下教導,絕無末將今日。末將定為陛下和殿下,走出一條路,從此叫天下無人再敢犯我大昌。”程永宜明了蕭寧話中何意,亦清楚的知道,在蕭寧的心裏,究竟這條開拓通於他國的路有多重要。

不僅僅是眼前,更是影響後世!

程永宜想,他要為他們父女走出這條路。必讓大昌的天下如他們父女所願,太平安樂,無人敢犯!

蕭寧再一次望著程永宜,有些意外!

她還當程永宜是當年跟在她身邊,聽她講史書,講謀略,講兵法的那個人,卻不知他經過一年年的歷練,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一無所知,更不能明白蕭寧理想的那個人。

“望殿下準許。”程永宜懇請,神色凝重,絕無半分玩笑之意。

“此事非我一人可決定。”這可是大事,蕭寧縱然再有打算,亦不代表她可以一人做決定。

程永宜擡眼看了蕭寧,若是蕭寧點頭,陳明其中的利害,朝廷上,蕭諶能不同意此事?

為長遠而謀劃,非爭一朝一夕,更不是為了戰爭而謀。恰恰相反,他們要的是不戰。

戰事不休,朝廷動亂,百姓不寧,令百姓朝不保夕,性命垂危,這是小事?

蕭寧和蕭諶這對父女,滿心念的都是這天下能太平,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程永宜見過太多的動亂,亦見過太多的爭奪,他明了太平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