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次大成功(第4/7頁)

……不,應該說,正是在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復之後,這些事情成為了某種既定的規則,成為了人們都心知肚明的“正確性”。人類對神明的看法,正是如此。

生命如此廣大、死亡如此冰冷,戰鬥與貿易都維持著人類的生活,吃飯和睡覺都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星辰、海洋、自然、節慶、旅行……

詞語被定性、概念被確認。神明的概念就象征了人類心中的正確性。

而相對的,正是因為“正確性”的確立,神明也就擁有了與之對應的強大力量。

神明,就是永恒固化的儀式嗎?

這個想法讓幽靈先生猝然一驚。他猛地回過神。琴多夢境中,普拉亞家族的古老宅邸仍舊保持著歲月中那種無比靜默的姿態。

他下意識伸手捏了捏鼻梁,讓自己冷靜一點。

“您想到了什麽?”琴多適時地問。

“……一些,讓人覺得不怎麽舒服的想法。”幽靈先生說。

神明是永恒固化的某種儀式。這個概念並不稀奇。神明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依靠著人類,這種猜測也並不令來自地球的小說家感到驚恐萬分——或許這個世界上的某些人類會這樣。

他真正驚訝並且困惑的問題,有兩個。

第一是,儀式。

當他成為啟示者的時候,他沒覺得“儀式”有什麽問題。他覺得那是一種……怎麽說,只不過是拿這個詞兒來代指啟示者復現過往的行為而已。

拿一個特定的詞來顯得專業一點,僅此而已。他沒想到這個詞語會帶來什麽不一樣的概念。

但是現在,當他真的從神明的角度來回顧這個詞的時候,他卻感到了些許的異常。“儀式”這個詞本身,就可以指代典禮的秩序形式,換言之,“正確性”。

這樣的做法是正當的、合規的、約定俗成的,因此才可以稱為“儀式”。如果這種說法與神明結合起來,那麽啟示者本身也就像是某種弱小的神明了。

因為,他們正是在復現某種歷史的“正確性”。越是強大的儀式就越是如此。

這個問題就直接與安緹納姆有關了。而安緹納姆的神格正是過去與歷史。曾經西列斯感到這個神格過於偏向某一個方面,但是現在他只是感到,這個神格過於龐大,仿佛籠罩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

但是,在流浪詩人奧爾德思·格什文與格雷福斯·達羅·克裏莫的談話中,他曾經提及,“後來的神是不可能打敗最早的神的。”

言下之意,後來的神的力量更為弱小。“陰影”似乎也是通過某種特殊的辦法,才能夠讓那些舊神相繼隕落。

安緹納姆顯然就是後來的神。祂誕生於霧中紀,比任何神明都要晚得多,甚至比“陰影”也晚很多。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麽安緹納姆的力量反而顯得如此龐大?

過去與歷史。每個人都擁有過去,就連世界也擁有歷史。

而幽靈先生想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李加迪亞的力量似乎顯得有些奇怪。

普拉亞家族接手李加迪亞的相關權柄,但是表現出來的做法卻是,“為死在異鄉的人入殮”。這樣的做法有太多的前提條件,並且入殮本身也象征了死亡的一部分。

換言之,如果李加迪亞的力量只是限制在這個方面,那麽祂的力量是不是顯得……過於弱小了?

可是李加迪亞也的確是十三位舊神之一,同時也在陰影紀的時候就意識到“陰影”的存在,早早踏上旅途。

或許只是因為,祂留下的權柄與“為死在異鄉的人入殮”這件事情有關?

但是,從琴多之前的力量表現方式,也就是“為踏上旅途的人們提供幫助”這一點上來說,李加迪亞留下的力量顯然不止這麽多。

說到底,為什麽李加迪亞的樂園,是收容異鄉而死的靈魂?

死去的異鄉人……

幽靈先生不禁想,是否會是這個概念在漫長的發展之中,出現了偏移和變化?

李加迪亞在陰影紀的時候就已經銷聲匿跡,祂的信徒也從來不是凝聚力很高的類型。從這個角度來說,祂所對應的那些概念,很有可能已經不是最早的意思了。

幽靈先生思索片刻,然後將李加迪亞這部分的疑惑告知了琴多。琴多也恍然明白過來,並且立刻便說:“那說不定普拉亞家族的档案中會記錄這些概念。我回頭會去找找。”

幽靈先生也點了點頭。他將關於神明的那些問題記在心裏。

琴多又說起另外兩件需要他跟進的事——阿方索·卡萊爾的下落,以及占星師海蒂女士的信件。

他說他已經讓普拉亞家族的人去調查阿方索·卡萊爾的行蹤,以及伊曼紐爾的家鄉。不過那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得出結果。

至於海蒂女士的那張星圖手帕,以及拜托她調查黑爾斯之家的德萊森的相關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什麽消息,恐怕也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