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4頁)

宮理碰了碰桌上的紅色彩陶馬克杯,裏頭的可可已經冷了,上頭泛著一層白霜。收音機還有著刺刺拉拉的噪音。

她幾乎想象到一個身材瘦弱的女孩,端著熱可可,裹著毯子呼著熱氣,在這裏安安靜靜的看書。

平樹拿起了相框,給她看了一眼。

是一家四口的合影。

十七八歲的姐姐抱著五六歲的弟弟,姐姐似乎有些病弱,弟弟則有種雌雄莫辯的女孩子氣,睫毛纖長,若不是剪了寸頭,看起來就像個漂亮丫頭。背後還有抱著他倆的父母,穿著打扮看起來頗體面。

宮理拿起了桌上的本子。

是工作日記。

一支筆搭在最後一頁,這一頁上的痕跡已經不是字,是筆尖在紙上無意識的顫抖與亂畫了。往前翻了幾頁,到處都是錯字、塗改與撕掉的痕跡。

但一直翻到工作日記的最前頭,卻是條理清晰、字跡娟秀。

日記主人是一個年輕女性。她稱自己的能力叫【四壁為家】,她的精神可以融入一個物理存在的環境,並控制、感知這個環境。

曾經她將自己的精神融入家裏的小房子,四合的墻壁是她的臂彎,爐灶與燈光是她的心跳,她只要窩在家中看書,便可以用意識燃起爐灶、溫暖床鋪、清潔窗戶。

女孩在長大後,找到了一份她極其喜愛的工作,就是做方體分部的圖書管理員。

沒人知道分部到底有多少個圖書館,她只知道自己是很大一片重要資料區的唯一管理員,她可以靠將精神與這裏融合,用意識整理書籍、調整書架的位置或控制燈光。

那些布滿文字的書頁是她皮膚的紋理,被人翻閱後的翹邊與褶皺是她身體的劃痕……有人指尖蹭過書指讀,如同指甲摩挲著她的背呢喃。她也漸漸察覺到,方體的場館本身,似乎也是“活著”的,她附著在圖書館內的意識,跟整座分部的意識有了接觸。

她稱作這分部的白色方石建築的意識,為ROOM。

旁人看她這個圖書管理員枯坐在一處,不言不語,但她的意識就像個小女孩,腦袋靠在這座龐大的方體分部的膝頭,聽ROOM的意識,講述著分部內各處發生的事情。

不需要言語或進食,她能安靜的坐在圖書館中值班幾個月,幾乎沒有什麽存在感。

天災就是在她一次長值班期間發生的。

夜城在此之間,全名叫“不夜城”。

七十多年前,一片直徑約五十公裏的圓形區域發生了天災。只要進入這片區域,就會發現東側永遠懸掛著一輪剛剛升起的紅日。這輪不落的太陽說是天災,更像是一種取之不竭的資源。

這裏很快成為了光能發電機聚集地,後來為了維護這些發電機,電力公司的分部駐紮在這裏,緊接著家屬、攤販、流浪者日漸聚集,這裏形成了城市。

不夜城規模不算太大,他們的電能通過地下電纜直接輸送到其他城市的,城市內用電都是免費的,但城市裏也沒有多少照明設備——因為不需要,甚至因為這永不下落的太陽,他們也幾乎沒有四季。

七十多年的陽光普照之後,這座城市的太陽突然消失了。

城市陷入了徹底的黑暗中,哪怕想要用儲存的少量電能給為數不多的照明設備供電,也維持不了多久。有些人想離開,發現從城市往外走,黑暗似乎毫無盡頭,像是某個結界將城市徹底攏住。

向外求救無門,本地的能力者和方體分部似乎也想不出好的對策。

人們只能暫時在黑暗中生存,想辦法節省光源,甚至用熒光在家裏做些標記,就這麽黑暗中生活。

很快的,分部就接到信報,說個別長期沒有接觸紫外線的人,似乎變異成了一團黑色絨霧,在城市裏飄蕩。

不想變成絨霧的恐懼讓人們家家戶戶點亮燈燭,需要紫外線來防止變異的訊息也在謠傳中變成有光就行。點了燈,卻發現長久的黑暗中,自己的許多家人、朋友,早就面上長滿黑絨,面目全非——

很快,人們又發現這些絨霧,喜光趨光,誰要是在光亮中與它們接觸,就會被殺死並化作同類!大範圍的點燈,自然引來了許多漂浮在城市中的絨霧,變異瞬間就在整座城市裏崩盤擴散,不論是點起紫外線燈或待在黑暗中,似乎等待大部分人的都只有一個結局——變成絨霧。

城市幾乎就在幾日內,變作死城,只有大片絨霧在城市中飄蕩。

被人們寄予厚望的方體分部,卻完全封閉,分部本就不多的成員都按照組織規定的B級天災應急處理預案,而後以某種方式離開了夜城。

一些重要的收容物、資料,被留在了方體分部內。他們用特殊結界封存資料館,對於一些極其棘手的收容物或□□者,甚至直接在它們的收容間內填充大量水泥,徹底封在水泥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