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鹽法(第3/4頁)

“宋大人,小小心意,還請務必收下,若是大人能將那喻行舟的制鹽新法告知鄙人,將來還有厚禮送上。”

宋知府撫摸著金光閃耀的珠寶,終於露出一絲笑容,頷首道:“放心,明天我就親自去鹽場看著,本官倒也十分好奇,他會怎麽做。不過,倘若真叫他成功了,那……”

使者滿不在乎地道:“七日能產出幾斤鹽?他們產多少,我們就安排人手收購多少,想吃鹽,依然得看咱們的臉色!”

※※※

翌日清晨。

宋知府一早便帶著人趕往鹽場,準備給喻行舟“幫忙”,不成想,還沒靠近鹽場大門,就被幾個侍衛攔在外面。

宋知府面露不悅:“本官乃儒城知府,喻大人要為儒城百姓制鹽,本官身為父母官,自然應該全力相助,你們攔住本官去路,是何道理?”

侍衛才不管他是什麽身份,只冷冷道:“喻大人有令,除了昨夜留在鹽場的人以外,外面的人不許進,裏面的人不許出,宋大人請回吧。”

“你們……”宋知府眼中怒色一閃而逝,最後只冷笑一聲,轉身走了。

這個姓喻的,竟然還防著他,哼,再過七日,若是依然解決不了百姓吃鹽的問題,他就當著看一場好戲了!

※※※

此時此刻,鹽場之內。

昨日前來討鹽的百姓,還有剩余的兩三百鹽工,飽餐一頓後,勉強有了點精神和力氣。

他們雖並不相信眼前這個大官誇下的海口,但好歹能給口飯吃,幹點活也是樂意的。

渤海國臨走前帶走了大量熟練的鹽工,所幸昨天加入的這些百姓,大多是身體較為強健的青壯,否則早就因為沒鹽吃四肢無力,哪兒還有力氣過來鬧事。

花漸遇將這近五百人分成了十多個小組,每個組選出一個頭領,各自只負責制鹽其中一道工序。

第一件事,就是挖鹽田。

在近海四五百米的灘塗上,鹽工們挖出數十個四四方方的溝壑,用來引潮水。

入夜,海水漲潮時,潮水便能沿著溝壑湧向鹽田,完全覆蓋鹽田內的泥土,充分浸泡鹽泥,富集鹽分。

喻行舟和花漸遇兩人,看著鹽工們在灘塗上忙碌,一方方棋盤式的鹽田格子,逐漸朝著灘塗兩側綿延開來。

花漸遇笑道:“我們倒是要感謝渤海國的人臨走前在灘塗亂挖了一通,竟然順便幫我們松了土,讓大家省了不少力氣呢。”

喻行舟笑了笑,問:“蓄鹵池挖好了嗎?”

花漸遇點頭:“正在挖,蓄鹵池面積小一點,挖倒是容易挖,就是要用火山巖來砌,需要從附近開采。”

挖鹽田約莫挖了兩日左右,數十個鹽池便全部挖掘完畢,池埂高半尺左右,從灘塗的地勢由高而低逐個挖低,每層之間保持三寸左右落差。

上下池間開有池門,納潮排淡,底池下築坨台,用來儲鹽。

津交鹽場這個地方,白日日照時間長,常年日光充足,降雨大多集中在夏季,雨季並不長,尤其適合曬鹽。

當天晚上,漫漲而起的海水就順著引水溝,覆蓋了灘塗上全部的鹽田。待到第二日退潮,留在各個池內的海水還有接近腳面的薄薄一層。

專門安排了力氣大的青壯,將使用木質短把如同松土耙田一般,將池內鹽泥翻起,攤開在陽光下暴曬,待水分逐漸蒸幹,便漸漸剩下富集了鹽分的大量松軟鹽泥。

這般效率,比起讓鹽工們在海灘邊不斷彎腰篩選,來得又快又省力。

曬好的鹽泥,由鹽工送去用火山巖砌成的濾池過濾,池中墊著竹片和席子,鹽工們用腳密密踩實,濾出的鹽水順著溝渠,自動流入另一側的蓄鹵池。

有經驗的老鹽工,拿著蓮子測試鹵水的濃度,若蓮子漂浮就表示鹵水“已熟”。

按照舊鹽法,需要用大鍋灶,將這些鹵水反復煎煮,需要耗費大量鹽工運輸木柴,同時背著大桶大桶的鹵水,在鹵池和灶火之間不斷往返。

便是如此巨大的負重,壓彎了每個鹽工的脊椎,即便一年到頭不斷搬運,每一鍋煎煮出來的鹽晶依然很少。

現在將煮鹽改為曬鹽,不再需要灶台和生火,鹵水可以從挖好的引水溝,自己流到曬鹽田裏,再也不需要鹽工們辛苦地搬來搬去。

曬鹽的時長,基本由日光決定,眼下天氣還冷,氣溫不高,如果光靠太陽曬,需要兩天左右,才能達到鹽泥最高含鹽量。

喻行舟反復看著蕭青冥臨行前給他的制法冊子,裏面提及了好幾個建議,其中正好有一項,可以利用風力,進一步加大效率。

“那是什麽東西?”

那些老鹽工們,滿臉驚疑地看著一架巨大的“八篷風車”,在灘塗前豎起,十來個青壯用粗壯拉著風車,深深往地下打樁,將風車牢牢固定在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