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求愛

謝燕鴻與長寧開始與烏蘭一家生活起居。

謝燕鴻本來以為,烏蘭一家在大雪寒冬離鄉別井,在這荒廢的村莊生活,還要時刻警惕狄人,應該會惶恐不安。誰知,羌人的骨子裏,似乎就帶著堅韌不屈、樂觀向好的精神,這讓謝燕鴻也不由得輕松下來。

自從離開京師之後,一路擔驚受怕,這是他第一回 ,真正放下心頭種種悲痛煩憂,輕松地過日子。

食物雖然要節省著吃,但也不會忍饑挨餓,因為烏蘭一家有鷹。

第一次這麽近見到鷹,謝燕鴻有些怕。那種怕,不僅僅是出於對危險事物的懼怕,更是敬畏。那只鷹展開雙翅足有十尺長,盤旋空中,似能遮天蔽日。

烏蘭穿著肥大寬松的褐衣,披著厚實的羊裘,冷冽的寒風將她的頭巾吹落,露出她美麗的面龐。

她的手臂上裹著厚重的牛皮,站在空曠的雪地上,朝天空伸出手臂。那只漢名為“玉爪”的海東青便盤旋著落下,鐵鉤似的,能一下撕開了野兔皮肉的爪子緊緊爪住牛皮,收攏翅膀,落在烏蘭的手臂上。它羽毛雪白,上有褐斑,神俊異常。

美麗而野性的少女,與兇猛健壯的神鳥,立於天地之間。謝燕鴻看著這一幕,心臟砰砰跳起來,內心震動,張口結舌,一時無言。

謝燕鴻與長寧換上了烏氏所贈的褐衣羊裘,策馬帶著弓箭,與烏蘭一同去打獵。

烏蘭的父親頗通漢話,他面帶自豪,朗聲笑道:“烏蘭是地面上的海東青。”

寒風呼嘯的雪地上,野兔野狐也換上了淺色皮毛,人眼根本無法發現蹤跡,更別提打獵了。玉爪眼神銳利,在空中盤旋幾圈就能發現目標,俯沖直下,他們便策馬跟上。謝燕鴻騎射準頭好,有時玉爪一擊不中,他便補上一箭。

他們不缺肉食,肉食也不好保存,很多時候,一些小小的田鼠野兔,都進了鷹肚子。

玉爪的喙也如鐵鉤一般,一只爪子摁住獵物,低頭一啄便是一口肉。它食量極大,也極能挨餓,一次吃飽之後能忍住二十余天不進食。

謝燕鴻與長寧都不敢靠近,只有烏蘭能撫摸它光滑油亮的羽毛。

長寧見謝燕鴻眼也不眨地看著,說道:“玉爪還是雛鳥時,烏蘭就養它,一路不眠不休熬出來的。”

謝燕鴻在史書中看過,前朝強盛時,外族還有朝貢的習慣,貢來的都是熬好的鷹,連同馴鷹的人。熬鷹的事兒他也知道一些,如果真是這樣,那烏蘭真是了不得。

長寧看著玉爪再一次展翅盤旋,說道:“估計今年春天就要將鷹放走了。”

“放走?”謝燕鴻驚愕道。

“是的,”長寧說道,“放走後,它們就會飛回山上,生息繁衍,這樣才能世世代代,無窮盡矣。”

等喂飽了鷹,捕回了獵物,晚上便有一頓豐盛的晚餐。

烤得流油的兔肉,不需要放香料,直接用烤熱的幹餅夾著吃。羌人好飲酒,也好飲茶,佐肉的有葡萄酒、黃酒、奶酒,還有烈性的釅酒,謝燕鴻只嗅一嗅便覺得暈乎乎的。壓成塊的茶磚,每次弄下來一些,放在茶銚上煮熬,又或者熬制成酥油茶。

謝燕鴻最愛羌人的乳渣,那是已經撇去酥油之後的奶汁曬成的,乳香十足。

羌人崇佛,烏蘭的父親還帶了不少漢文佛經在身邊。謝燕鴻的母親也常禮佛,他以前時常幫母親抄錄佛經,於是他閑暇時,便將《華嚴經》讀給烏蘭的父親聽。老人家極為虔誠,不吃肉食,聽讀佛經時,往往手持念珠,念念有詞地跟讀。

孩童好奇,也會圍在火堆邊聽。

梵音陣陣,和雅清徹,伴隨著柴薪燃火的“噼啪”聲,在寂靜的夜裏,有安定人心之力。

謝燕鴻頌完一遍,掩卷擡頭,見長寧正蹲坐在不遠處看著他,瞳色淺淡,眸光深沉,望之如墜深潭,不知所以。夜幕低垂,四野俱寂,謝燕鴻只覺得一陣心悸,手握緊《華嚴經》泛黃的書脊,垂眸不敢再看。

長寧竟然很受孩童歡迎,胡人小孩兒極為可愛,頭發卷曲,眼睫卷翹,眼神濕潤,一左一右地圍著長寧,伸出手掛在長寧的手臂上。長寧舉著手臂猛地站起來,兩個小孩兒驚呼一聲,腳底懸空,掛在他身上。

謝燕鴻回到溫暖的氈帳內,蜷縮在厚實的駱駝毛氈下,掰著手指算日子,快過年了。

孩童笑鬧著跑回自己的氈帳,長寧掀開帳簾進去,脫去外裳,也縮進駱駝毛氈裏。謝燕鴻好似找到了暖爐,翻了個身鉆入他懷裏,手從他腰上橫過去,腦袋往他肩窩裏鉆。長寧線條冷硬的下巴就他毛絨絨的腦袋上。

就這還不足,謝燕鴻擡起頭,用鼻尖和嘴唇去拱長寧的下頜,好像剛出生還未睜眼的小奶狗。

長寧覺得下巴一陣癢,下意識低下頭,兩人鼻尖相碰,唇尖相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