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這就殺青了?這麽草率嗎?

韓舟此時看起來,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博學感覺。

就這麽侃侃而談,就讓人覺得,他的知識如煙海一樣浩瀚。

而大家都很清楚,韓舟不是一個博學的人。

所以,韓舟演博學的人,太成功了!

當然了,他們不清楚韓舟此時是入戲狀態。

“在金文中,老字,是一個人佝僂著杵著拐杖的模樣。”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蒼老的意思,其實不然,老字是博學的意思。”

古郎用手比了一下拐杖的模樣,然後開口:“山海經記載,有人出生在建木之下,蜀都載天之所,雙手操控青蛇,杵著拐杖,丈量大地。”

“這人就是誇父。”

“古代故事中,誇父拄拐追逐太陽,只是後人的曲解。”

“實際上,誇父是用拐杖,來研究太陽的影子動向,追逐太陽的影子研究四季,這卻被人認為是追逐太陽。”

“誇父拐杖在太陽下的影子經過的痕跡,把一年時間內的影子重疊起來,形成的就是陰陽魚太極圖。”

“所以,拐杖在那時候,不是老的意思,而是博學的意思。”

“老聃的聃也不是老相,而是尊稱,曾經孔夫子也叫做孔聃,釋迦摩尼也叫做釋聃。”

“所以,老聃,其實是博學者的意思。”

這一點,得到了歷史學家的認可,他點著頭,告知眾人的確如此。

而國學家兼道教信仰者的老婦人也很清楚古郎說的是真的,但是他的情緒更不穩定了。

作為一個信仰者,他怎麽能接受眼前這人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聃李耳?

而年輕的女學生興奮:“所以,你真的是太上老君李耳?”

“太上老君的太上,不過是後人附會。”古郎:“在古代,皇室祭祀的三大主神是天一地一太一,主纜諸天宇宙,是傳統神話中的宇宙三大主神。後人為了凸顯道家始祖,所以後人冠名之太上,意思是太一之上。”

“道德天尊,也不過是因為道德經二字,後世演化出的而已。”

“至於李耳之名,也是唐朝皇室,為了確立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強加的姓氏。”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道祖,老子,老聃,都不過是別人取的名字罷了。”

說到這裏,古郎笑了笑:“唯一接近歷史的是老聃這個名字,因為他是那個時代人取得名字,取這個名字給我的,正是孔丘。”

孔丘,孔子。

國學家兼道教信仰者的老婦人已經麻了。

你非要變著法兒當我的神是吧!

歷史學家卻很感興趣:“能給我們講一講《道德經》嗎?我們都知道,道德經在歷史上多次被修改,原始的道德經或者說道德五千言,絕不是現在這樣的。”

老婦人瞪大了眼睛:“道德經就是道德經,沒有什麽原始道德經或者現在的道德經一說。”

歷史學家:“可是,現在發掘出的漢代古墓中,道德經根本不是如今這樣的……”

“這是真實的歷史,雖然你信教,也不能否認這一點,你可是國學教授,不能因為信仰而無視真相。”

老婦人:“我知道,但不想聽,這對於我不太尊重。”

生物學教授笑了:“也許,你感覺這樣對你不尊重,就像我們不相信古郎一樣,他也會感受到不尊重。”

古郎:“《道德經》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最開始那些道理了,或多或少的改變,其實是適應每個新時代的,也許並不需要去追尋原始版本的道德經。”

“不過我有一個新版道德經,你們想要聽嗎?”

眾人都非常有興趣。

因為眾人沒辦法駁倒古郎,無法揭穿他的謊言。

那本著科學的態度,就只能認為他說的是真的。

如果眼前的人,就是歷史上的老子,那能親口聽他講道德經,是何等幸運?

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在哲學體系上最早走向辯證主義,最早走向道德二字的古代先賢,也是儒釋道三教體系中都公認的神靈!

古郎在他們聊天時,已經走到了很遠的地方。

鏡頭從這裏給過去,其他人都圍著火塘烤火。

而古郎給鏡頭一個憂傷而似乎懷念過去的側臉:“當蒼老的靈魂意識到新誕生在中原的學問也無法解釋自己為何長生時,他決定離開,遠離牧野。”

“走到函谷關時,關守尹喜讓他把對世界的看法寫了下來,於是有了《道德經》。”

“出函谷關,一路向西,來到了一片眾生苦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所,矮山上,菩提樹下,看到一位年輕人正在盤膝。”

“見他很有悟性,於是告訴他領悟世界的辦法。”

“告知‘道可道非常道’他明白了‘諸法無常’,告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明白了‘諸法無我’告知‘清凈無為’他明白了‘涅槃寂靜’。”